“那可不行!”
郭大纲呵呵笑着说:“相声,说什么我也要再坚持两年,实在不行我就找工作上班,这几天,我暂时修整!”
说着,他把母亲手里的铁盒又给拿过来。
“嘿,这不是给我们的吗?”郭爸咂舌说到。
“是给你们,但我也不能一分钱没有啊!”
他讪笑着说到,从里边抽出几张百元大钞。
……
转天早上,阳光明媚。
郭大纲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蹬上崭新的“千层底”布鞋,准备出去溜达,临出门还不忘戴上老爸盘了多年的“星月”菩提。
出门骑上二八自行车,直奔市区。
高星大厦,旧云城最繁华的地界儿,一共六层,下五层都是商场,第六层,全是剧场,影院和茶社。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星大厦光彩不复,但顶层的剧院茶社都还在,票价也不贵,所以郭大纲决定去看看。
还记得小时候,他逃学就是为了到这听相声。
而且那时候他没钱,只能耍小聪明。
每次去,他都端碗面条或者拿个冰棍儿什么的。到门口检票的拦着,他就说是里边的演员叫的,让送进去。
这样一来,外边的人就不拦着了,而郭大纲就能溜进去,在后边找个旮旯一蹲,一边吃自己带的东西一边看演出,美滋滋。
他这人,从小就有“鸡贼之风”!
停好自行车,郭大纲站在楼下,仰头观瞧高大的高星大厦,心中无限感慨。
虽然只别一年,但他十分想念这地方,这里,是他的根,是他的“艺术生涯”发祥地。
迈步往里走,这地方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早就没有了!
在郭大纲小时候,这属于中心商场,天天人山人海,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市里新建了不少现代化大商场,就很少有人来这没电梯的老地方了。
看着空荡荡的商场,郭大纲感慨万千,不光没有顾客,好多门面也都拉着卷帘门。
这凄凉的景色,似乎跟相声艺术差不多,慢慢的都被新生事物给取代了,难道说,传统的,都该被淘汰吗?
顺楼梯爬上六层,那些剧场茶社还在,不过全都门庭冷落。
还记得十几年前,这可是万人空巷的地方,那时候没有这么多娱乐项目,大家闲来无事,就爱看曲艺,不光云城这样,全国各地都如是。
尤其是相声,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可现在,却如此凄凉。
“唉……”
郭大纲摇头叹气,对比从前和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又一转眼,竟然发现那边有一群孩子。
这群孩子看着都不大,估计也就十二三岁,一个个都很稚嫩。
他们在商场楼道摆了桌子,正在说相声,桌对面是几个小板凳,零星坐着几个人。
嚯,还别说,别看他们年岁不大,说起相声来,还真是有板有眼的,音容笑貌,真是那么回事!
郭大纲看着他们,觉得有趣,暗暗挑起大拇指,心说,真不愧是云城娃娃,曲艺之乡,就是不一样!
一边想着,他不自觉地走过去,坐在小板凳上听着。
孩子们说的不错,仅有的几个观众笑的前仰后合。
唯独郭大纲不怎么笑,倒不是因为他高冷装x,只是这些段子他背的滚瓜烂熟。他笑的点,是孩子们口误,或者“倒音”的地方。
当然了,这不是因为他瞧不起人家,而是他觉得这帮孩子有点意思,而且在他们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还有相声未来的希望。
但是他跟别的观众不一样,很快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这帮孩子看出来了,这小黑胖子一定是行家里手,笑的都是“门道”!
演出结束,观众们散去,郭大纲也想去别处转转,可几个孩子却把他给围了起来。
“这位大哥,您是哪来的?”其中一个瘦高孩子问到。
这孩子满脸稚嫩,可个头很高,足足比郭大纲高一头。
“呃……我……”
郭大纲仰头看着他,不觉有些尴尬。
“啊,学生高风,还没请教?”
那孩子抱拳拱手,再次说到。
“啊,我……”
郭大纲一笑,心说,这孩子还挺规矩。
他也赶忙抱拳拱手,客气道:“在下郭大纲!”
“什么!”
一听他的名字,所有孩子都惊讶了,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