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回: 新的开始

金牌曲艺家 在下言苍 2320 字 2024-04-23

当然了,既然是租,那就免不了租金,一个月两万块,压的郭大纲喘不过气。

本来在四合院的时候,没有租金。随着名气的提升,观众流量很多,那段时间,绝对是纯纯的小康生活。

可回了剧场之后,虽说赚的也不少,但大家仍旧清苦。

而且租金一交就是半年,郭大纲没那么多钱,只得刘先生垫付,本来徐天说他给,可剧场都是人家喝回来的,再让人家掏钱就有点不合适了。

……

“来来,摆好咯!”

小剧场重装开业,举行了一个小典礼,“华夏相声大会”已不再是小众场所,剧场相声,也开始为人津津乐道,呈现复苏的状态。

单说今天的开业典礼,除了邀请到各路朋友和前辈之外,还从四九城涌来一大批粉丝,也有云城过来捧场的,最远也不过是北田省来的。

不过这就说明有起色,小黑胖子和他执拗的艺术,不再无人问津!

“好,大家站好!”

郭大纲乐么滋操持队伍,剧场演员,连带他在国都认识的这些朋友们,大家一列横队排在剧场门前。

头上是牌匾,对面是大批粉丝,青天白日,万里无云。

“好,大家一起喊!”

“茄子!”

“唰”一声,照相机快门按动,这是“华夏相声大会”的第一张全家福,沈冰,张潇涵,闷三和白尤都在,还有张家老父子。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起,落红满地,淡淡的烟雾下,这是新的开始!

……

八十九回

1992年夏。

郭大纲十六岁,第一次来到国都。

初中毕业他就辍了学,跟评剧戏班挑帘外,几乎走遍了国都,云城,乃至北田省的所有村庄,他自封为“郊县天王”。

其实他唱戏很一般,本功是相声和评书,但他高门大嗓,声音洪亮,很能唬人,尤其是在郊县,卖力气就会被老百姓认可。

戏班赚的钱,勉强糊口,好在他还年轻,没有太多的概念,觉得坚持自己想坚持的,那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次来国都,他为的是投名师访高友,希望自己的能力被人家认可,这样的话,他也能天天梳个大背头,穿上利索的西装,堂堂正正地在电视台说相声。

自幼受那些小说、演义的影响,知道学会文武艺,货卖与识家。总以为江湖就像书里描绘的那样,个个都是讲究人!

而且他认为那些高人也都是亲民的,一定会喜欢有本事的人!

抱着这样的心理,他在华夏文艺团门口蹲了三天,大太阳底下晒着,四脖子汗流,身上穿着发黄的白色短袖衬衫,黑色西装裤,还扎上了平时不舍得用的真皮裤腰带,衬衫塞在裤子里边。

这装扮,跟他在电视上见到的那些艺术家差不多,他以为主流相声演员都应该这样子。

可想要拜访的高人跟他在书里看的相去甚远,足足蹲了三天,根本没人理他。

除了门口卖冰棍的老大妈给了他一根白糖冰棍,门口站岗的保安给了他半壶凉水和一条毛巾。

哈,似乎也只有劳苦人才会心疼劳苦人,因为这些苦,是那些所谓的上层人士体会不到的。

第三天晚上,他觉得自己这趟国都之旅算是到头了,再不走,非得来个客死异乡不可!

等到傍晚,天色擦黑,炎热转阴凉,他决定离开,决定走。

他整个人像是丢了魂儿,实则是有些中暑,神智都受到了影响,顺着不知名的宽马路一直走,走过了人性的背后和白云苍狗!

不知走了多久,过了桥,过了铁路,过了高楼林立的繁华地段,终于,在前方不远处看到了一家破旧的小旅店。

他摸摸兜里的钱,似乎只能在这种档次的地方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