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回:相谈甚欢

金牌曲艺家 在下言苍 2327 字 2024-04-23

郭大纲一边吧唧嘴一边说到,其实人家赵文根本没说这话,他这么说无非是客气,也让罗先生高兴。

还别说,上岁的人就吃这一套,一听他这么说,先生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嗯,行,挺好就行,我离开国都十三年了,十三年,我俩一直电话联系,还没见过面,也该回去看看了!”

说着,他站起身,回到里屋,鼓捣了一通再出来,手中竟然多了薄薄一沓钞票。

“这个给你!”

他把钞票朝郭大纲递过去,局气地说到。

“这,这不行啊!”

郭大纲连忙放下碗筷,摇摇头说:“我是来请您做引师的,怎么能要您的钱呢!”

“呵呵……”

先生又一笑,无奈地摇摇头说:“不要我的钱,你怎么回国都,难道溜达回去?就算是溜达回去你也得再买两双鞋备用啊!”

“我……”

郭大纲没了话,的确,自己现在的处境,不要钱恐怕是不行,可他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先生都这么大岁数了啊!

“我,我这……”他支支吾吾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先生却又一笑,说:“你这什么啊,你这爆米花倒是够我吃一阵子的!”

“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先生则是把钱强揣在郭大纲的兜里,继而坐在他身边,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几下。

“孩子啊,这钱,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拿!”

先生说,既然来请他做引师,并且走了这么远来登门拜访,为师者,多少都要给徒弟包个红包。图个吉利,也是一种礼数。

另外,正所谓“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出门在外,讲究“和字一家”,同行之间,倘若有遇难的,找同行伸出援助之手,请求帮助,也是理所应当。

先生讲的头头是道,郭大纲则备受感动,人家这就叫大家风范啊,看看罗先生,再想想张子真,真是天壤之别。

郭大纲不住咬住牙冠,还紧紧攥起了拳头。

张子真这个小心眼的家伙,天天想的就是怎么把同行都给弄“死”,然后自己一枝独秀,一点包容心都没有,怎么当大师!

……

国都文艺团,张子真办公室。

“阿嚏……阿嚏……”

张子真一连打了两个大喷嚏,不住皱眉感叹道:“奶奶的,哪孙子骂我呢,一定是郭大纲!”

旁边的三摔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哎呀,师父,人家郭大纲去东北了,还能天天骂你啊!”

“什么,去东北了?”

张子真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抹抹鼻子,倒吸一口凉气,双手扒着桌子边,两只眼睛警觉地眯缝起来。

“东北有谁啊,他不是想拜师嘛,怎么拜到东北了?”他一边咂滋味一边说。

三摔一皱眉,无奈地说:“瞧您说的,东北也有相声大师啊!”

“呵……”

张子真撇起大嘴,摇着头,轻蔑地说:“那边的大师全是一群老梆子,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在国都,我就不信了,那边能有人给郭大纲一个门户?能给他撑场子?”

“这……”

三摔没了词,因为师父所言不虚,因为其他地方的相声几乎已经萎了,唯独国都这还在苟延残喘,当然,郭大纲并不算残喘,他属于冉冉升起。

但是要在东北找出一个大师,有门户,有影响力,能跟国都这些“大师”抗衡的,还真没几个,而张子真断定,那些有影响力的人都好面子,绝对不会帮郭大纲。

……

单说郭大纲,吃饱喝足又跟先生聊天,对唱了几段小曲儿,眼瞅就到下午了。

他不想多留,只想赶紧把一切搞定,因为小剧场要演出,而且他还得去拜访下一位先生,也就是“代师”,可这先生的人选还没定呢!

所以他决定坐夜车走,赶早上到家。

罗先生知道他忙,也没留他,只是说等一切定好了就给他打电话,这种事他义不容辞。

郭大纲甚是感动,临别之际,先生又给他带上了两只小野鸡,还有一大串干蘑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