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回:准备“封箱”

金牌曲艺家 在下言苍 2291 字 2024-04-23

“唉,对,我是国都市民,我姓张啊!”

整整一天,张子真都没下床,倒不是懒,而是他仍在虚脱之中。

可他也没闲着,一直在给一些个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打电话,跟他们举报“滇南老方”的问题。

他举报问题的时候,并没说这药怎么样,而是死咬住了郭大纲,非说他作为“明星”,赚钱不讲良心,做虚假广告,而且说自己就是因为他才买药,让有关部门严加处置。

光这么举报,也许还没那么可恨,最可恨的是他换着电话号码打,每个电话号码拨出去的时候,他还会模仿各种不同的语气和口音,合着说了这么多年相声,练的这点基本功,都在今天派上用场了。

就这样,一天下来,他足足打了几十个电话,不管怎么样,最起码心里得到了满足。

他知道,马上就要“315”了,这可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时候,不单是华国,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一个关于消费者的节目,到时候会列举出许多的反面典型,哼,那时候就有郭大纲的好果子吃喽!

想到这,他摸摸自己因为“排毒”而拉稀,都被拉瘪了的肚子,觉得自己做的这一系列“牺牲”,都是值得的。

……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初一十五半个月,六月三十整半年!”

车载电台里传来老段子,相声名家的声音清脆悦耳,只可惜斯人已逝。

郭大纲坐在副驾驶,听的津津有味儿,一边听,还不住咧嘴笑,其实没啥笑点,他就是喜欢这位老先生的声音。

张潇涵睡眼朦胧地开着车,好不容易公司放了年假,却要在今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开车带郭大纲去千意剧院排练

今儿的日子很特殊,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华国人称之为“小年”,是焚香祭灶的日子。

基本上,每家每户就从今天开始,一点点走向新年了。

国都呢,也渐渐有了些年味儿,可市中心那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一点都不显,也就马路边有几个摆小摊卖春联的,从他们的摊位上,能看到一点红色。

开到老城区,总算有了些感觉,这边的楼宇不高,有些陈旧,但往往这些陈旧的小楼,能给人一种真正到了家的感觉。

放眼望去,有些小楼外边挂了五颜六色的拉花,门口也贴上了春联,有的路上红红的一片,十分喜庆,很明显,是刚放过鞭炮。

郭大纲吧车窗摇下来,微微侧头,闻着玻璃缝隙里传来的火药味儿,伴着冷空气,,闻起来有种别样的感受。

还记得小时候,他一度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年味儿”,只是这些年华国好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作为首都的国都市更甚,似乎这老城区不大有人管,所以还有人在燃放吧。

“嘶……”

郭大纲深吸了一口这奇怪的气味,继而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模样,似乎是陶醉其中。

张潇涵则从方向盘上抽出一只手,重重打在他后脑勺。

“冷死了,赶紧把窗户关上,真是的!”她一脸嫌弃地说到。

“不关!”

郭大纲揉着脑袋,把脸一横,说:“这就叫年味儿,我现在属于在品味年味儿!”

“去你的吧!”

张潇涵无奈地摇摇头,有些哭笑不得。

欢喜冤家说着笑着,眼瞅就到了千意剧院,郭大纲万没想到,这大剧院竟然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焕然一新。

门口的破门换成了新的,而且整个前脸都刷了一层新油漆,上边的大牌子也换成了崭新的,楼顶的钢板大字也换了,在阳光下,烁烁放光。

郭大纲微微点头,心说,我这二十万可真没白花,人家吴老板拿了钱,还真搞了个“大工程”!

“发什么呆啊,赶紧下车!”

张潇涵下车,到郭大纲这边,打着哆嗦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