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三摔一听这话,眼睛立马就瞪起来了。
他严肃地说:“师父,还记得那时候您去外国演出,费用全是我和几个师兄弟一起赞助的,然后跟您这么多年,从没在您这拿过一分钱,今儿您跟我谈钱,给钱让我办事,什么意思?”
“啊?”
张子真先是一愣,继而尴尬地笑着说:“不,我这,这不是怕你不乐意嘛,实在不行,我可以拿钱的,你放心就好嘛!”
“我!”
三摔深吸一口气,气愤地说:“如果我是为了钱的话,我t早走了,我不是顾及这份儿师徒之情嘛,还有,这么多年以来,你只捧自己,从没想过给弟子们铺路,这也是诟病,您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着,他站起身,背对着张子真,摆出一副即将离开的姿势。
张子真却从后边紧紧拉住了他。
“我的爱徒啊,三摔啊,你不能走啊,我现在不是在培养新人了嘛,你放心,咱肯定还能火起来的,你就帮帮师父吧,就一次,最后一次还不行吗?”
三摔一听这话,皱着眉转过头,一脸认真地看着张子真。
“真的是最后一次?”
“真的,绝对的,最后一次了!”
“好!”
三摔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那就再帮你最后一次了,这次之后,我就不会再管你了,咱俩的师徒情谊,也就断在这了,行吗?”
“这……”
张子真五官挤在一起,满脸不情愿地说:“那,那就先把这事给办了吧,行吗?办完之后再说别的!”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这两句,是对老国都天桥的生动写照。
曾经,这地方孕育出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那些伟大的民间艺术家们,也在此成长。
这里的艺术,都是接地气的,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真正称得上是雅俗共赏,不像现在的那些人,恨不得刚演了两天戏,对外就敢说自己是艺术家了。
那时候,天桥上竞争激烈,没有真本事,根本吃不上饭,所以各位艺人都励精图治,但是也没什么伟大理想,为的无非就是吃饱穿暖。
而养着这些艺人的人,只是一群普通百姓,甚至有极大一部分是打零工的闲散人员。
这些人呢,跟艺人们也差不多,一天天的也是围着天桥,生活一点点进行。
每天早上起来,他们在天桥附近吃完早点,然后聚集在一个地方等活儿,打零工。会有工头来这找人,或是装车,或是卸货,反正就是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呗。
基本上是从上午一直干到下午一两点,午饭呢,就是早上出来从家里带的两个玉米饼或是窝头,再喝点凉水也就凑合。
但是干完活了,可要讲究一下了,他们也没什么钱嘛,一天顶多赚两块钱,但是这两块钱在那时候还是挺顶用的。
再回到天桥边上,花五分钱洗个澡,一边泡澡,让澡堂子里的伙计去附近小饭馆打二两酒,要一个肉菜,再要一碗白坯面条。
洗完澡之后喝酒,吃肉菜里边的蔬菜,喝完酒之后呢,把这剩下的肉连带菜汤一起倒入面条里,搅和一下也就吃了。
接下来,就是娱乐活动了!
逛天桥,这是老国都人民最重要的娱乐方式,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各种演出基本上都在天桥上进行。
看看演出,觉得不错的呢,就赏个一分二分的,天桥上什么节目都有,四处随便看,只有观觉得不错,才会赏钱,也不会赏太多,顶多一分二分。
可是,凑着大家的零钱,艺人就能吃上饭了,就能养活全家老小了!
这,就是传统民间艺术的养成。
还是那句话,本身一个艺术,其实并没有多高尚,它的高尚在于你掌握了它之后,就能卖钱吃饱饭,然后就是你必须去尊重他,这才能提现出高尚所在。
可是,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繁华,更没有了那些纯朴的艺人和养艺人的君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