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再来一碗……”
郭大纲把空饭碗朝先生比划过去,略带不好意思地说到。
“哈哈,行!”
先生微微一笑,两只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儿了,看着郭大纲饭碗里一个剩余的米粒儿都没有,嘿,这孩子!
“来,把我这给你,我还没动呢,光看你了!”
说着,先生把自己碗里的饭都扣在郭大纲碗里,继而放下饭碗,含笑看向他,就觉得这小子真行嘿,挺纯朴的!
一连吃了四碗饭,又饶进去半盆汤,郭大纲用手揉揉肚子,打了个响亮的饱嗝儿,又不好意思地捂捂嘴。
靳先生全程在对面瞧这他,都没怎么吃饭,一共喝了不到二两酒,吃了两口菜。
“啧……怎么,咱是不是该说活儿了?”先生轻声问到,两只眼睛眯缝着,观察郭大纲的表情。
就见郭大纲脸上闪露出一丝为难,他嘴角微微上扬,似乎这种状态才是他所满意的。
“先生,我吃饱之后有些犯困,而且今儿实在太累了,我想先休息,实在对不起,真的,真的不好意思!”郭大纲愧疚地说。
他在心中暗骂自己,真是的,都忘了干嘛来的了,实在欠抽。
却没想到,靳先生竟然又笑了,微微摇头,十分豁达地说:“累就对了,这才是我想要的效果,赶紧洗个澡休息吧,明天清早还要出去溜达一下呢!?”
“什么,你不是要说活儿吗?”郭大纲惊讶地问。
“没有啊,我就随口一说啊,这东西,不重要!”
靳先生摆摆手,微笑着说:“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先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自己,知冷知热,知饱知饿,知道什么叫累,知道什么叫放松,这样才行,懂得这些感受之后呢,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的话该怎么说,而说评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话,有自己的风格!”
靳先生跟这位老和尚聊闲天,郭大纲和那个小和尚分别坐在两位先生的身边听着。
离远了望去,就好像二位大师带着弟子在论道,实则,走进了就会听到,他们聊的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王老太太三只眼的琐事。
“哈哈哈……”
大师仰着头,似乎忽略了自己的身份,笑得撒了欢。
靳先生也没有跟郭大纲的那股劲头,对着老和尚好像特别放松,什么话都说,说的还那么轻松而自然。
两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彼此之间的友情,绝对不是年轻晚辈能够理解的。
坐了约莫一小时,夜幕已经降临,靳先生带着郭大纲告辞,老和尚和小和尚则是一直把他们送出山门外,又送了好久。
“唉……三月里那个桃花~开呀~情人郎你是老没回来~解开了~香罗带~我就露出了兜兜来~”
靳先生一边走着,嘴里就唱出了民间的艳曲小调儿,这种不着调的东西,他肚子里满是存蓄。
乘着夜色,一老一少下山坡,晚风轻轻拂,凉意丝丝,但这一丝丝过去,就是希望,是暖!
“你看这夜色,多美好,我们要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靳先生又美滋滋地说到,过去讲的“老有少心”,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吧!
“呵呵……”
郭大纲看着他,一撇嘴,有些无奈地说:“您这岁数的,还读这么小清新的诗呢?”
“对呀!”
靳先生抖擞手道:“读诗不分年龄,靠的是心境,小子,加油吧!”
……
不多时,回到了半山腰的酒店,呃……也就是那个小民宿。靳夫人已经做好了晚餐,四菜一汤,配上喷香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