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七回:背后的事儿

金牌曲艺家 在下言苍 2206 字 2024-04-23

进入包间,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靳先生谁都没管,也没等谁让,直接就很“自觉”地坐在了主位上,别人还没坐下呢,他就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酒,吧嗒两口菜,啧咂一口酒,一边吃着喝着,他还摇头晃脑起来了。

庞大德在边上坐下,本想说几句场面话的,可是一见先生这架势,他还就什么都不想说了,万没想到,这先生竟然像个小孩似的,一点都不讲礼数。

“吃啊,甭跟我客气,来来,都坐下,吃,来!”

一边吃着,先生还抬起手,用筷子点指着各位,乐么滋地说着话,好像这顿饭他做东似的。

庞大德无奈地点点头,僵着脸入座,心中暗暗骂街,奶奶的,这个先生,哪有个先生样儿啊,不但不懂规矩,还这么不拿自己当外人,多可恨啊!

“嘿嘿……”

先生自斟自酌,即便是桌上的人想跟他说话,他也是爱搭不理,只顾自己低着头,偶尔点点头就算是给这帮人面子了。

这把庞大德整的尴尬极了,本想抖个机灵,却没想到遇上抖机灵的祖宗了,不得不说,靳先生在江湖上混的这几十年,可真不是盖的,一顿饭吃下来,除了他老人家满面红光,别人的脸色都十分阴翳,难看极了。

……

吃完饭,又是无穷无尽地侃大山,这回改了靳先生“主动出击了,一个劲儿跟庞大德等人打岔,人家说城门楼子,他老人家扯胯骨轴子,哪也不挨哪,把庞大德整的没法没法的。

其实呢,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现在的曲艺观众都听泽恩社,郭大纲更是一门儿灵而其余的小园子就显得不好干了,比如说千祥茶馆。

原来的千祥茶馆,票价一直在四十多,卖的还不错,最起码天天剧场里能来一半人,演员们呢,多多少少的,也就够养家糊口了,够吃够穿。

可是自从郭大纲火起来,泽恩社全国闻名之后,这里也不好干了,人们都认角儿,宁可花百去听郭大纲,也不愿意来着花几十块。

无奈之下,千祥茶馆的票价只得降到了二十,可还是没人来。

之前说过啊,云城的相声现在也不咋地,基本上都是一半抄袭郭大纲的段子,另一半全是骂郭大纲的话。随着一代代老先生的退休收山,相声越来越没味儿了。

这不是,后来张子真也开始举行什么复兴剧场运动,把云城,国都,以及北田省各市的相声剧场都给盘活了,然后派自己的人负责经营管理。

庞大德作为张子真的手下,其实还是很中立的,他想到了要请郭大纲过来演两场,哪怕只说个段子也行啊,多少能聚点人气,是吧,毕竟现在相声观众都认郭大纲,他就跟大力丸似的,“包治百病”!

所以,庞大德也尝试过,但是那段时间恰逢郭大纲出去巡演,所以他就没联系上。

而且,他觉得郭大纲肯定是个特高冷的人,觉得自己跟人家不认识,乍一请他来演出,怕他狮子大开口。他哪知道郭大纲什么都不在乎,只要能振兴相声,根本不在乎钱啊!

刚巧了,就在这个时候,尤先生从精神病院里出来了,没有生活来源,经人推荐到了千祥茶馆,认识了庞大德,坊间流传着郭大纲的种种传说,包括他跟靳先生的这段故事。

尤先生呢,四处打听,才知道靳先生就是靳繁森,是自己的老伙计,于是他跟庞大德吹下了牛,说自己请不来郭大纲,但是能请来他的老师,庞大德很激动,还以为尤先生说的是能把赵文给请来呢。

后来尤先生才说出这段事,庞大德无奈,但是又一琢磨,能跟郭大纲搭上边就算不错了。

所以他就同意了尤先生的想法,并且,还给了他一万块钱作为酬劳,并且给了他外聘演员的编制,让他月月有钱拿。里外里啊,还是尤先生赚了。

所以,靳先生一出火车站就有人接自己,一到茶馆就有大批粉丝,就连到了饭店里边,都有那么多观众找他签名照相,都是因为庞大德的前期宣传,说他特牛,郭大纲都只能望其项背,并且他经常跟郭大纲见面,指导他之类的。

所以粉丝们才愿意过来,就是为了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先生究竟什么样。

不过,庞大德终归还算是个正经人,并没有像郭大纲在东北那次,去饭店拍照,然后从饭店拿回扣,他分文不取,想的就是能跟郭大纲搭上点边,自己的园子里能够多卖几张票,毕竟这种半死不活吊着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

其实吧,这事还真不能怨庞大德,他想的还是很简单的,虽说这其中也是有点鸡贼的成分,但是最鸡贼的还得说是尤先生,这老小子算是把大家都给耍了,然后他从中捞好处,多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