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过去在小剧场演出的时候,张子真专门派人拿着笔和本子过来,专门记那些舞台上不太合适的话,然后再上报给有关部门。
而这次呢,电视台录像,而且肯定是要拿出节目来在电视上播出的,这要是有什么不适合的话,那篓子可就更大。
而且张子真已经许久没搞过什么动静了,备不住这次又要黑上一手啊!
所以郭大纲心中是有忧虑的,作为一个剧场老板,他想的也不全是自己,更是想到了全体演员的生计,毕竟发大家都是在“泽恩社”的招牌下才出了名,吃上了饭,从大家进入泽恩社的门开始,就全是荣辱与共的!
后来一琢磨,他还是应下了这些事儿,毕竟这也是对泽恩社,更是对相声的一种有效宣传。
毕竟南都电视台和国都电视台分别是南北媒体界的权威,而且观众是分南北的,倘若这俩电视台同时播出泽恩社的节目,那可真是做到了真正的“南北贯通”。
毕竟在郭大纲之前好多南方观众对相声都是不大认可的,一直到他出道以后,才有了更多观众听相声。
当然了,那些观众们认为自己喜欢相声,喜欢传统小曲儿小调儿,喜欢戏曲和评书。
实则不然,他们啊,其实喜欢的只是郭大纲,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ok,又扯远了,郭大纲开始筹备封箱演出,学员们一个个的也是越来越有进步,尤其是小叶,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会背《八扇屏》、《报菜名》等许多大段的贯口了。
徐天为了鼓励他,专门给他买了一个那种小影碟机,还给他弄了不少的传统段子的碟片,为的就是让他多学习,免得落在那些学员们后边。
徐天觉得啊,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勤奋的人,最后的结果应该都不会太差!
……
“行啦,就别这样了,回去吧,勤加练习,啊!”高风瞅着小叶,乐么滋地说到,实则心中有些许无奈。
“好,高老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小叶皱着眉头,小眼珠瞪的滴溜圆,显得认真极了。
高风则是微微一笑,继而摆摆手,没有再说什么。
是啊,有些时候的有些人总会说自己会努力,但言语终归是苍白的,只有有了成果之后再说这些话,才显得掷地有声。
不过小叶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相声这条路,再加上郭大纲等人对他都不错,他怎么好意思不用功啊!
……
转过头来再说小剧场,郭大纲即便是没有演出的时候,也天天到这来,因为潘小刀他们在,他对这四个人可算是疼爱有家,天天亲自给他们说活。
这四个人都很聪明,也十分争气,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学会了不少的段子,以及各种临场反应的口风儿,就连之前会的那些东西,也都变得更加瓷实了不少。
郭大纲瞅着这四个学员,是打心底里乐呵,就因为他们聪明,而且身上有一股子劲头,让人感到踏实。
另一边呢,尤恩树也来演出了,虽说他这人不怎么样,但是嘿,业务挺熟练,站在台上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说起话来十分清脆,节目效果也十分火爆。
现在郭大纲给他一场二百块,一周演三场,还报销车费,来这的时候管饭。
一个月算起来他也能赚个两千多,不多不少,除了糊口之外,还能落下点闲钱。
可他依旧是不满足,为什呢,见不着大钱啊!
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赚多少都是少,可着泽恩社来说,他算一个,还有个方恩林方先生,也算一位。
这俩人碰到一起,嘿,天天聊工资,聊自己过的多清贫,奶奶的,好像是商量着郭大纲对自己不公,随时准备要起义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