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薛家父亲98 贾宝玉进国子监……

这样坦荡的态度让薛淞心中舒畅,他再仔细想一想,觉得这门婚事还是很适合的。两家相处得好,孙家是门风纯正的书香门第,但也并不迂腐,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不会有什么麻烦事。孙雅兰自小也是受过教育的,与薛虬可以谈得来,现在在家中也协助着母亲管理家事,日后也能支撑起家业来的。

再从现实考虑,孙家虽不是权势显赫,但也是书香世族,孙监丞在国子监里从博士一直做到监丞,认真敬业,与人为善,甚有威望。多年来,朝廷中有多少人是从国子监中出身的,论起来都要尊孙监丞一句‘先生’,这无形的资源可是极得用的。

薛虬若是娶了孙雅兰,孙家定然会尽力帮助女婿,薛虬不是孜孜于权势的人,但朝中有人,终究也是有好处的,仕途会走得平坦一些,至少不要担心旁人的暗算。

至于孙家财力和权势相比着钟鸣鼎食人家,是单薄了些,薛淞对此完全不在意。薛家自己就有钱啊,再说了,上赶着娶个高门贵女就是好事么,‘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看看原书中的林如海就知道了!

薛淞心中已经中意了孙家雅兰,但他是个现代人,也做不出包办婚姻的事来。他和方氏商量后,决定先由方氏先去看看,觉得好,再那这事告诉了薛虬,问一问他的意见。

方氏自回到京城,也往孙家送了土产,一直保持着联系,自有了这个念头后,便带着薛舒辰与孙家时常来往起来,两家都心照不宣。

多方接触下来,方氏对孙雅兰很满意,人才、性格都不错,与薛舒辰相处得也融洽投缘。于是,便询问起薛虬的意见来

薛虬也说不出什么意见来,他那些同窗、朋友们的婚事不都是由父母做主么,被问起也觉着一时懵懂。再说了,他哪里有什么机会见过闺门小姐,发展感情?

说到孙雅兰,对这个儿时的伙伴,薛虬还有印象,比起其他的姑娘来,要更加亲切些,但两人也多年未见了,也不知如何,薛虬有些踌躇起来。

方氏便和孙家商议着安排两人不着痕迹地‘相看‘了一回,彼此都挺中意。既然如此,薛淞和孙监丞便欣然定下来婚事来。

这个消息一出,许多人便来恭喜两家人良缘天成,这时候便能看出薛家和孙家的人脉广泛了,这些都让人羡慕。原本有意与两家人结亲的,则是暗中惋惜不已。

薛家和孙家便紧锣密鼓,欢欢喜喜地操办起婚事来,薛家下的聘礼很丰厚,孙家基本上都没留下,又填上不少给孙雅兰作为嫁妆。薛虬是独子,日后薛家的产业按规矩都是他继承,孙家人可不会在这方面落人口实。

薛蟠从薛瑾萱处也得知这个喜讯,他派人送来了一船江南的丝绸、布料等各色土产作为贺礼,价值不菲。薛淞虽不看重财货,但对薛蟠有这个心意还是觉着心中妥帖的。他并没有古人的宗族观念,但人与人之间的朴素感情,无非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日子忙碌又充实,这当儿,薛瑾萱苦着脸来到薛府,很不情愿地向薛淞开口求助。不是她自己的事,是贾宝玉惹了麻烦,王夫人登门来相求,薛瑾萱实在不堪纠缠,只得上门一趟。但薛瑾萱说了,叔叔能帮则帮,她绝不会强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