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话、谈谈前朝与前前朝(二)

而且李忠是早有准备,连线路都已经安排好了。

也不晓得那李棕泽是咋个心里循环,总之最后他同意了李忠的提议,还让五万城防军和三千禁军及六千御卫一块搬光了国库和他自个的私库。

然后带着皇宫的嫔妃子女,以及朝堂中和他们‘志同道合’的朝臣们一块上路了。

李忠也是真有本事,还真就安排了条一路都安全的道走,愣是让他们抬着一堆的财宝从京城逃到了现在的奉城。

奉城这儿原先是个守关要道,只有前后两条通道,还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好位置,是属东面若遇战时边境线防线中的主要但在舆图中又不显的‘关隘’之一。

按着史记记载,李棕泽他们原是准备逃到昔城去,毕竟一方是高耸入天般的天然屏障,说来已经不存在边境线这么个说法,这儿可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战事。

只不过当时守关的主将这么巧的就是岳老将军的女婿,虽不是亲生子,可这位是岳老将军亲手教出来的人,李棕泽怎么想是一回事,反正李忠是心虚的不敢去招惹他。

因为李忠知道岳老将军的为人,如果皇上落入岳家人的手里,定是会又被送回京去,而他这个在岳老将军那些人眼中的妄臣贼子,定只有不得好死这一条路。

于是李忠又劝李棕:边关再是没有战事发生过那也是边关,哪有皇帝处在边关中的道理;再说了,万一这起了战事···

又说:昔城虽说离着边关还有几十里的地,但这再怎么也不能否认昔城就是边关之城,真要万一起了战事,那皇上可就是敌人的头一目标了。

还说:咱们这地儿离着昔城有近百里,只要派人去盯着昔城,昔城那头但凡有个动静,咱们这儿立刻准备起程都来得及。

按说这种劝谏的话但凡是有个骨气的帝王都听不进去,可换李棕泽,他不仅是听进去了,还觉得甚是有理。

至于为什么他们不停在前面的俪城,这原因就更简单了,俪城的地理位置虽不是处在一处平原上,但前后左三面都是特别辽阔的类似于平原一样的地方,属于易攻难守之地。

于是李棕泽便下令暂居俪城,然后下旨在俪城和后方的昔城‘招’壮劳力去挖山建城。

这群人已经不管身在五城的将士和百姓,还有个原因也是信息被半道的起一义一军给切断,他们也已收不到五城和京中的消息。

只费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座与京城没得比,但比前后的俪城和昔城都要富丽堂皇上不知几倍的奉城拔地而起,李棕泽还在里面建了比京城那皇宫小了一号的小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