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田皱眉问:“什么消息?”
我道:“刚才打电话的时候,陈先生提到,让你火速回去!”
李树田‘啊’了一声:“什么?让我回去?凭什么?你小子蒙我是不是?我要是回去了,谁开车载你们?”
我道:“不信的话你可以给陈先生回电话。”
李树田沉默了一下,再问:“真的没有骗我?”
我点了点头。
李树田直呼:“苍天啊大地啊,你们对我太不公平了吧?”
埋怨归埋怨,李树田断然不敢无视陈富生的召唤,因此只能板着拉的比驴脸都长的脸,驱车返回。
我们选择了一家宾馆,各自开了一个标准间。在我的房间里,我美美地洗了个澡,躺在床上小息了一会儿,然后上了上网,觉得浑身轻松。
晚上我们一起去吃海鲜,这里的海鲜便宜又实惠,我们喝了几瓶啤酒,然后沿着海边,吹着海风散步。海边儿有很多男男女女,在海风中尽情谈情示爱,海水的嗡咙声,像是一阵好听的伴奏乐,让人听之心旷神怡。
石川芳子一直斜瞟着大海,张开双臂欢呼道:“来到海边,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家就住海边,我在海边长大……”
石川芳子讲了很多童年趣事,我有些感慨,她怎么会沦落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日本特工?
而且,还和tl组织扯上关系?
总之,这天晚上,我们三人聊的很开心,聊家庭聊学业,聊事业,聊人生。
回到宾馆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左右了。我们各自回了自己房间,我坐在床上看了会儿电视,正要准备早点休息,我的手机铃声却突然响了起来。
打开一瞧,竟然是金铃打来的!我接听,那边传来了金铃甜甜的声音:亲爱的,你怎么跑北戴河去了?
我身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道:你怎么知道我在北戴河?
金铃笑道:我手机有这个功能呢!一打电话给你,就显示对方信息。老实交待,你跑北戴河干什么去了,避暑吗?
我道:避什么暑啊避!就是老板高兴放我们几天假,我们出来旅游了一下。
金铃神秘地道:是吗?
我说:是啊,千真万确。
金铃道:如果我告诉你,我也在北戴河,你会不会很高兴?
我顿时一愣:真的假的,你可别蒙我!
金铃道:我在等你答案。
我敷衍道:当然,当然很高兴了!不过那怎么可能呢,我不相信!
金铃略显支吾地道:我还真就在北戴河呢!只是闲来无事,开车出来兜风,兜累了不想回去,就在这附近住下了!
我惊呼:没那么巧合吧?
金铃道: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
我补充:无缘对面手难牵!
金铃兴师问罪:什么,无缘对面手难牵,你的意思是,不想见到我?哪怕我们都在北戴河,你也不想跟我见面?
我苦笑道:想什么呢,只是随便对了下句诗。押韵而已。
金铃扑哧笑了:那你告诉我你在哪儿,我开车过去找你!
我支吾道:不,不太方便。
没想到这史副部长对我的评价如此之高,我心想等我完成了任务,我一定找他喝两杯!
短暂的交谈之后,史副部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极为赞赏地鼓励了我几句,说道:“好了,你们走吧!否则回去晚了,让你们领导批评你们!”
我冲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高调地下达‘齐步走’的口令,朝礼堂东门走去。
总算是有惊无险!
快要到礼堂的时候,盛华强忍不住轻声道:“赵总,没想到你当初在特卫局这么辉煌啊,都退役这么久了,还有人念叨你的好处,还是个中校!”
我捏着鼻子得瑟道:“那当然。在特卫局,哥是个传说。”
石川芳子呵呵笑了:“不谦虚!你可是将中国人谦虚谨慎的美德,糟蹋的一无所有!”
我汗颜地道:“过分的谦虚等于做作,我何必做作?”
说话间到了2号礼堂东门口。
东门没有安排岗哨,我们瞅了瞅地形,确定没有探头之后,石川芳子率先抱着下水管道,向上攀爬。
盛华强望着灵巧如壁虎的石川芳子,冲我道:“其实我们应该晚上行动!”
我道:“晚上行动更容易暴露目标!白天,会更安全。”
石川芳子一口气攀爬到了礼堂上顶,然后半伏下身子,冲我们挥了挥手。
盛华强随即跟上,顺着排水管道,耸身上攀。
很快地,他也上了礼堂楼顶。
我随即跟上,半分钟之内,与我们在楼顶会合。
彼此商量了一番后,石川芳子小心翼翼地卸下了一块瓦片,用刀片割开一道小口。我们都半伏着身子,向里面观瞧!
而实际上,我们瞧到的,是一根根电线!因为中间还有一层吊顶,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这跟我们之前的预计,偏差很大。
我猜测到也许是这2号礼堂刚刚吊顶完毕,因为,原来,礼堂是拱状顶,没有平吊。
这样一来,我们原来敲定好的方案,要被推翻重来。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好不容易混进来,必须要一锤定音,将准备工作做好。
我在心里稍微考虑了一下,不得不果断改变部署:“我们在楼顶上挖个人能钻进去的窟窿,然后吊绳下去,在吊顶和屋脊中央,做准备工作。”
石川芳子和盛华强面面相觑,盛华强提出置疑:“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
我皱眉道:“服从,照做!我们没有多少时间!”
关键时候,他们二人还是被我的威严屈服,乖乖地服从了我的安排。
吊线后,我们开始轮流顺线下滑,我们需要平稳地伏在顶篷上方,由于不知道顶篷质量究竟如何,我们不敢双脚站立,而是将身子伏下,以减小压强,防止顶篷不堪压力而塌陷。
好不容易潜伏进到顶篷上面,我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而实际上,我们都出了一身冷汗。
一缕缕钢丝,在我们面前闪现,我们想大幅度地动作一下,着实很难。
好在这吊顶扣板的质量还不错,能够承受我们三个人的重量。我们不敢有太大的活动,只能是屏着呼吸趴伏着,商量下一步对策。
我们都将手枪拿了出来,搁在中心位置。还有准备用到的绳索,事先固定好。
初步准备就绪后,我们估算了一下位置和距离,并做了记号。
就这样,初步计划,算是首战告捷。我们原路返回,小心翼翼地从礼堂顶部,顺着管道而下。
出去比进来要容易的多,我们从南门光明正大的出去,值班门卫哨兵,竟然连问都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