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诡异石板路

“这倒是知道些,不过哪九子不清楚了。”她丝毫不以自己的知识不过关为耻。

“既然知道,解释起来容易了。”我掏出相机一边照相一边解释“,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千年老乌龟,特点是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真的?那多摸一摸会不会能消除诅咒?”雁过拔毛欣喜的恨不得将整个人都贴去。其余人也蠢蠢欲动,毕竟诅咒这种传说的事情都遇到了,还有什么迷信不能相信呢?

“别高兴的太早。”我挠了挠头“虽然只有一种,可根据背石碑的不同,还是会分成若干种用途。传说霸下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面刻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所以,它的用处其实在历朝历代最多的都是修建在陵墓附近,用来辟邪,甚至阻止陵墓内的尸体尸变。”

我又瞥了这只一眼“虽然它背碑的字迹都已经风化了,看不清晰。但光是石碑的形状能判断,它肯定是用来镇压陵墓以及辟邪的。摸这东西,可带不来好运气。”

雁过拔毛被吓得立刻将手缩了回去,使劲儿的呸了几声“你小子不早说!霉气,呸!呸!”

绕进村子后,太阳渐渐下山了。我们在废弃的村广场点燃篝火扎营,商量着让桑林重现一队徒步者干过的事情。

夕阳西下,阳光终于收敛入远处的山峦。随着夜鸟的啼叫,又一个晚来临了!

一路我都在思考,夏雪等六人在徒步进阴山村时,究竟从前的探险者多做过什么?这也是大家都在猜测的东西。桑林一直对此支支吾吾,不愿意全部说出来。算逼他,这家伙也用‘不清楚’当作借口打发所有人。

对此,我们都很无奈。可偏偏又没办法,逼的他太凶了,谁知道他会不会用假话敷衍。所以只能等到来阴山村后,一点一点让他还原队人马做过的一切。

aa2705221

那条路用青石板铺,虽然杂草丛生,但依然能够供人行走。复制本地址浏览

将gps掏出来看了看,这个山头的海拔只有400多米而已。远眺阴山村,它的规模算较大了。建筑一直沿着山脊往北修,甚至在山腰那个崖头的绿树掩映里,还隐隐能够看到些房屋遗址。

山道并不是很好走,不过很好辨认。接近崖头,是宽敞的石板路,两边有堆砌整齐的石护栏,石板还有錾出的防滑横道。不过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横道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转过最后一道弯,已然到了郁葱依旧的村头。外面看去很隐蔽,快要身在村时,北风都被挡在了林外。

“累死了。”雁过拔毛狠狠喝了口水“快找地方扎营,然后在村里探索一下,找找线索。”

“先进村再说。”高山户外经验丰富,判断力也强“你看冬季牧歌的尸体,明显被野兽啃食过。虽然来的时候我有查这片地域并没有大型攻击性动物,不过为了安全着想。最好还是找个四面有坚固掩体的地方搭建帐篷。”

除了我外,所有人深以为然。

还没进村口看到了当地人口提到过的寺庙。据说整个阴山村的东南西北四面各修了一座,共有四座。

我们一行人是从西边进村的,遇到的自然是西庙。

仔细一看,这个庙子像寺庙,但又更像是道观,不论怎么看都显得不伦不类。

国的乡村往往都建有关帝庙和土地庙,此地也不例外。土地保丰收、关帝保太平,村西的这个庙前立了个两人多高的关帝像,爬满绿藤的石座还刻有“神勇大帝”字样。

但是由于荒废百年,字的金色早已不再,石像也残破不堪。

庙子修的很庞大,建筑也较多。进门的地方立了一块古老的石碑,碑刻着斑驳的字迹。我站在前边认真的看着那些生疏的楷体字,好不容易才辨别了些信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