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

南墓校尉 陈乞儿 3166 字 2024-04-23

“朱门狗肉臭,路上冻死骨”。在那民阀时期,中国混乱,军阀混战,割据各一方,今天我打你,明天你灭我。有的人大口大肉的吃饭,就连家里的看门狗也是天天红烧肉阿,有的人吃了这顿饭愁着下顿饭,甚至有的人为了养活自己家人不惜坑、蒙、拐、骗、偷、抢、杀。

1926年,在广东省潮汕y县的z村,大约两百余来人,五十户陈氏人家,日子穷苦挨饿。

一天,z村的族长得出一条“济贫之计”,所谓的济贫之计其实就是劫富济贫。

族长号召全村民来到陈家宗祠,广播性的告诉大家:“如今有一条济贫之计!那就是劫富!需要团队!力量!人才!在场的人有谁志愿!?”

艾呀!七老八死的老家伙说起这话来真的是有声有色,有力有劲,如雷灌耳,非常严肃。大部分的人听后都议论纷纷扰扰。

此时,人群当中,不知道是谁突然声音响亮说了一句话:“父母给我有用之躯!”在场的人一听到此话也都停止了出声。

随之,一位男性年轻人走出了人群,再稳步向族长慢慢地走去,严肃说道:“谋我有用之事!舍我其身,救我大家,成之我村福也,失之我命,生命给大家乐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位年轻人,男性,姓陈名阿九,z村人士,今年二十九岁,中等身材,平常说话老是一副领导模样,言行有板有眼,而且说话时习惯比划双手,长相也是一副领导样子,勇气可嘉,就是有时候如同土匪一般。

早年间父母把他托给山上的道覌师父收养,因为算命的先生说他“宜山”(最好从近之与山有关的一切),为此,他还有个名字叫做山九。

所以他就上山当过道童,师父教他本事,养育成人,直到师父仙逝那天给他留了几十本书之后,才知道师父原来是杨公的传人,其中就有《杨公水法》秘术,随那以后他就下山认祖归宗了,回到村中,也无所事是。

杨公,名“益”,字“筠松”,号“救贫”。公元854年入科第,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主管宫廷建筑、皇家陵园,天文观察、皇族祭祀等事宜。公元875年因黄巢起义,杨公携带皇宫风水秘籍逃离长安。后在南方一带收徒,传授风水之术。后人把由他传播的风水理论称之为“杨公风水”或“杨公水法”。他的核心思想是住宅、坟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强调自然山水的选择,以求趋吉避凶。

杨公水法理论精华都是师传口教,其中理论典籍有:《疑龙经》、《撼龙经》、《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十四部。这些书,陈阿九也就略读一二。

陈阿九来到了族长跟前,族长很客气很高兴的牵着陈阿九的手说:“阿九啊,小九啊!看你平时整天无所事事,事事不关心的样子,原来是要做大事的人,真是日久见人心阿,你有心有意我真的很开心。”

陈阿九也很开心对族长说:“客气客气。”他早就有劫富的打算,但没有想过要济贫。

在族长后面躺着、手拿着酒瓶、穿着缝缝补补的衣服,看似醉意似成仙的人,喝着酒很小声说道:“族长,算我一个,不过,刚才那个说话的人,我不喜欢他。”他和陈阿九已经二十多年没说过话了,也不知道陈阿九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经常玩在一起的他,说这番话是在试探陈阿九还认不认识他,所以这句话就算做和陈阿九打个招呼吧。

此人姓陈名启,多数人称老醉,沉默寡言,轻描淡写。很小的时候在外面跑来z村的野孩子,一直在z村中吃百家饭长大,今年二十八岁,和陈阿九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往事,自从陈阿九当了道童后,他俩也就没接触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他就开始嗜酒如命,借酒消愁,虚度光阴。村里的小孩经常喜欢跟在一起玩,也时常被小孩子欺负。

族长听到陈启说这话,有些担心,他俩日后合作的话,可能会出现矛盾,于是对他轻谈:“小启是不是又喝多了,怎么老是梦一句说一句的。”

陈阿九本来刚听陈启那番话后就来气,摆明是在跟我过不去吗!我什么时候得罪到他了!?想好好的教训他几句。

不过,一听到族长叫他小启,这让陈阿九想起童年时的一位好朋友,似乎就是族长口说的小启,于是很惊喜指着老醉鼻子说:“阿启!是不是陈启啊!?”接着又拍拍自己的胸前说:“你忘啊!?我是阿九呀!陈阿九!小时候!”陈阿九给他提醒回忆。

陈启当然知道他是谁,只是碍于面子,不想直接先跟打招呼,只好先装作不认识他。

陈启一听,一双黑眼珠故意转动了两圈,然后装作惊喜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阿九!九哥啊!”他马上从地上爬起来,和陈阿九双双拥抱在一起,谈起童年往事。

“好多年不见了,你后来跑到哪里去了?”

“后来我被爸妈带到山上道观去了,很对不起,来不及和你道别。”

……

今天是要谈正经事的,闲话别日再聊,族长见他俩聊得也应该是时候了,所以劝聊:“好了好了,俩弟兄日后再去好好闲聊,今天真是对不住。”他虽贵为族长,但为人和谐低调,不以老卖老,所以处人轻谈。

陈阿九他俩听后立即停住了叙旧,族长接着广播性和大家说:“我想大家都穷怕了吧!?还想再穷下去麽!?请加入他俩的队伍,为族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场人们窃窃私语后,还是没有其他志愿者。族长、长长叹了口气,不屑他们当中还有其他的志愿者,得不得他们在场,碍于那些贪生怕死的脸面,很是失望的表情,低声说:“大伙都散了吧。”

接着说:“小九、小启你俩跟我去家里坐坐,喝喝茶。”说是喝茶坐坐,实是有要事相商。

族长带着他俩来到了家中,先是坐坐喝茶,然后开口说:“两位年轻人对劫富此事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王大头。”此事劫富,陈阿九早有心中人选。

王大头是这一带的当地军阀,中年男性,这几年东征西凑,现在拥有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听说他有一位军师,是个盗墓高手,所以王大头还是盗墓的,靠古董充当军饷,家财更是富甲一方。

“对,就是他咯。”陈启和族长的想法一致。

“绑架王老太太。”陈阿九早就了解到,王大头虽手下成千上万,但府中家丁保安等加上去也不过百人,而且府里面积比较大;再加上王大头什么都不好,就是为人孝子这点值得让人学习,所以绑架王老太太应该是最合适的上策计划,但是王老太太足步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