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紧盯着动力炉指示灯,直到动力已经完全满足空间跳跃所需的能量。两双挥动,一串跳跃点坐标输入电脑,同时按下启动键。
运输舰猛的停顿了一下,不到一秒钟的间隔,开始加速,三十秒后,加速到临界点,同时舰艇到达坐标点,进入跳跃点。
眼前一黑,无数的星光划过,即使已经经历过上百次,甘洋还是会被这美丽的景象所迷惑。同时又知道,这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一瞬间,也是漫长的一瞬间,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一瞬间。
空间跳跃技术,对五级文明帝国来说,早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可作为军舰指挥官,甘洋很清楚,在跳跃过程中,哪怕有一点点的偏差,都可能让舰艇,甚至整支舰队陷入万劫不归。
转眼间,大肚鱼号出现在一片新的宇宙空间中,甘洋眨眨眼睛,以适应空间跳跃之后,给眼睛带来的不适。只看了一眼,他就可以肯定,这片空域,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作为一名校级军官,他并没有经历过战火,还算不得真正的军人。
可是从高典军校,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甘洋最善长的就是记忆。只要是他见过的星域,即使没有星图,他也能记得七八分。而眼前这片星域,对他来说实在太陌生了。
“报告上校,空间跳跃已完成,请下达新的指示。”
甘驳在操作台上按了几下:“再次进行多方位扫描,时间十五分钟。”
随着甘驳上校的命令,巨大的多谱顿巨阵雷达再次开始工作。对叔叔的谨慎,甘洋无法理解,进出跳跃点,如果都象叔叔这样操作,那舰队都没办法行军了。
在进出跳跃点的时候,舰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这一点甘洋承认,可大肚鱼号只是一艘运输舰,如果会受到功击,只怕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不会有,早已经化成宇宙间的灰尘了。
这次任务开始的时候一切正常,可最近几天,却显得越来越神秘,至今为止,甘洋还不知道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至于任务单上写的,运输舰上满载粮食,甘洋根本就不相信,谁会带着一船粮食,一连经过三十几个跳跃点,跑了近两千光年的路程。
这样跑下来,花掉的能量,比粮食要贵几十倍,只有白痴才会这样作。就算这里真的需要粮食,也完全可以就近征调。这一路走来,最近的农业星,距离这里的确不近,可总比第一舰队横山星后勤基地要近得多。
“扫描完成。”十五分钟后,通讯官回报道。
甘驳微微点头,在操作台上快速的操作起来,一连窜的坐标和密码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运行键。同时说道:“各操作员注意,运输舰进入自动航行状态,除必要的操作人员外,请其他人员,回到自己的舱室休息。”
同样的话,连续重复了三次,最后一次的时候,还扫了甘洋一眼。甘洋马上转身离开舰桥,看来自己也是无关人员。
大肚鱼号运输舰,在全自动航行模式下,只需要三名操作人员就可以进行短距离航行,其中还包括舰长本人,一会的功夫,舰桥上的工作人员已经走得干净。除了甘驳外,只有年过五十的领航员,和看起来很年轻的驾驶员。
甘洋回到自己的休息舱内,运输舰的人员远比战舰上的要少,空间大很多,几乎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个独立的舱位,虽然这个舱位不大,但在宇宙间航行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个舱位,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运输舰向前航行了大约四小时,猛然转向,一头扎进陨石群中。大肚鱼号用着与它身材完全不相称的灵活,在陨石群中穿行,就象一条在海中游逛,体形臃肿的鱼。
经过八小时缓慢的航行,大肚鱼号驶出陨石地带,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由九颗行星组成的小星系出现在视野中。
“各位,目的地已经到达,请所有相关人员,各就各位。”随着甘驳上校下达的命令,整艘运输舰的所有人员,都动了起来。
这十几个小时的航行,甘洋根本就没休息过,连制服也没有脱,听到命令,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舰桥。
等他到达的舰桥的时候,才发现,本以为很快的自己,其实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不由得脸孔微红。这些老兵,比起自己这个军校优等生,在实战的时候,要强出一大截。
“缓速前进,进入纳西星大星层。”随着甘驳上校的命令,大肚鱼号那八百米长的身躯,以一个很别扭的角度,缓慢的进入小星系第六颗行星的大气层中。
甘洋依旧站在叔叔身后,一言不发,严格遵守任务之前和叔叔定下的条约,多看、多想、少问。
甘驳下达的命令,他是无法理解的,可看四周人的表情,他就知道,象这样的事,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作了。
要知道,太空中行驶的运输舰,实在不适合进入大气层。就算勉强进入大气层内,消耗的能量多,动作却极为缓慢,远不如专门的大气层战队。
当文明进入第五等级的时候,太空舰队的发展已经极度发达。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登陆舰、补给舰、运输舰、运兵舰、维修舰、医疗舰。各种各样的舰艇种类繁多,分工明确。
一支拥有相当战斗力的舰队出现的时候,行星内部的任何武力都成了笑话。想要防守一颗行星,远比进攻要难得多。很多五级文明,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取消了大气层战队,这种星球内部的高机动、高战斗力部队,通常只在三级以下文明存留。
甘驳的命令让甘洋极为惊讶,让一艘几乎没有战斗力的运输舰进入大气层,这种白痴命令,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也知道有多愚蠢,这等于将整艘运输舰上的生命拱手让人。可舰上的操作员,对甘驳的命令,没有一丝迟疑,甚至没有经过再次确认的程序,显然他们不是第一次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