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原道宁的秘书亲自来请他参加军事会议,杨榷倒觉得有些奇怪了。他只是个挂着虚衔的顾问,什么样的‘重要会议’会请他参加呢?才刚结束的大战已经有了决议,相关的报告和文件也送给了他一份参考,还有什么会议是需要他去参加的呢?更何况还劳动了原道宁的秘书亲自来请,这已经表示出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了!
怀着十二分的不解,杨榷来到总司令部一号会议大厅,刚走进去,就见原道宁和一干头头脑脑们都站了起来,欢迎他的到来。原道宁亲自引领着他坐到了总司令官旁边的位置上,这令杨榷越发的搞不清楚状况。
会议开始前,原道宁宣读了一项凤九渊批准的人事任命,即任命杨榷为圣战军副总司令官。这道任命对于包括杨榷在内的很多人都相当的意外,尽管都认为杨榷是必获重用的,但却没有想到凤九渊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委给他。
在众人错愕中,原道宁请新任副总司令官杨榷讲话。杨榷知道不讲不行,便站起来道:“这个嘛,我是很意外的,真的很意外。先开会吧,话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其实杨榷是想讲点什么的,但他清楚原道宁是一个极其务实的人,从来不说废话,所以即便他有一肚子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只有憋着,实在憋不住了,就当屁放掉。
在原道宁宣布了会议的议题之后,在座的诸人都意识到了这场会议的重要性,而艾尔沙惊愕地问道:“总司令官阁下,是扩编还是合并呢?我没搞清楚!”原道宁道:“是扩编。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先生说了,年底之前,必须把架子搭起来!”
将现在的每个军团8000艘战舰规模一下子提升到50000艘,这个跨跃也委实大了些。林泽焕、巴达维和杨必武还镇定,莫西、艾尔沙和帕伊尔顿三位军团长们非但没有因此而激动,反而都表现出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茫然来。
是呀,这可不是通常所说的扩编百分之多少,而是进行625倍的扩编。每个将军都希望自己所带的兵越多越好,却只有真正带过兵,管过兵,又打过仗的将军才知道兵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管理得来还好说,管不下来就会造成灭顶之灾。
莫西阿渥尔这辈子最多就指挥过两个军团,尽管有塔西这个能人的协助,他也觉得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现在却要把原有军团规模扩大625倍,一想到自己将面对50000艘战舰和无数的军官士兵,莫西的额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而艾尔沙心中虽然也有些惶恐,更多的却是好奇。他在想:若自己带领着50000战舰的庞大军团驰骋在茫茫的宇宙空间里,将会是一件怎样畅快美妙的事呢?尽管人多事事烦,但只要任用对了人选,再加上有智脑的辅助,50000艘战舰的军团也未必就是毒蛇猛兽呢?
帕伊尔顿直接就把自己给否定了,他这样对自己说:“50000艘战舰?这不是玩人吗?8000艘都折腾得我够呛,你就是扩编一倍我都怀疑自己还能不能胜任,一下子弄这么多……我看我还是请辞算了!”他站了起来,原道宁以为他有意见要发表,就问:“帕伊尔顿司令官阁下,你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帕伊尔顿的话已经到了嘴边,被原道宁这么一问,顿时意识到自己就是圣战军第六军团的司令长官,手下还有那么多人跟着自己,指望自己带领他们赢得一条好的出路呢,若就这么请辞了,是不是太对不起他们的期望和信任了?顷刻间纠结得汗都涌了下来,说道:“这个,总司令官阁下,我觉得这是个难事,要慎重,要慎重……”后面的话赶紧咽了下去,缩回了自己的位置里,哪里还敢抬头?
莫西看着帕伊尔顿的表情就猜出了他的说什么,暗说:“原来恐惧的人不止我一个呀!”见帕伊尔顿没有勇气说出来,便站了起来道:“总司令官阁下,我觉得扩编规模太大,这将对编制、管理和指挥等造成极大的压力。现行的军事编制制度已经实行了快两千年了,骤然改变,而且还改变得如此之大,恐怕并不利于圣战军的发展!”
军政部长官艾登冯哈布斯堡说:“步子确实迈得太大了些,这就意味着许多已经成型的东西必须得重建。总司令官阁下,眼下前线正有战事,是不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原道宁就打断道:“没有是不是!先生交待了,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军事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是新制度的开创者呢?麻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麻烦的决心!所以不要想着劝我改变主意,而是多动脑子想想怎么才能把扩编这件事情办好!”
杨榷道:“说难其实也不难。就以现有的编制体系不变,每个军团增加一个舰队,每个舰队增加了8000艘战舰。在心理上,咱们把它们当成以前的军团和舰队,在实际上由智脑协调和辅助相关的管理工程,发现问题就改进,一步一步的来,现在距离年底还有四个多月,搭起架子应该不是很难!”
他毕竟是指挥过复国军的统帅,眼界和胸襟就跟普通的军团司令官不一样,说出来的话浅显、高屋建翎,艾尔沙第一个就反应过来,暗说:“对呀,管他是50000艘还是10万艘,我只当它是8000艘不就结了?管理有军政部负责,物资和补给由后勤部门负责,军法、通信、情报也有专门的机构,再加上智脑的协助,我操那么多心干什么?”想着,忍不住就笑了。
帕伊尔顿杀鸡抹脖子似的朝他使眼色,叫他不要笑。果然,原道宁看到他笑,就点名问他有什么好的想法,艾尔沙道:“好的想法没有。副总司令官的话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典故: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这个典故只要上过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7000前有位皇帝刘邦,与他手下的大将韩信谈论众将的才能,刘邦就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最多能带10万兵!”刘邦就问:“那你能带多少呢?”韩信回答道:“多多益善!”意思就是越多越好。这个典故在军事学院的军事管理和指挥艺术的章节里有专门的讲述,只要上过军事学院的,没有不熟悉的!
在座的六个军团长中,林泽焕、杨必武是货真价实的军事学院毕业,对这个典故自然再熟悉不过;巴达维更不用说,现行的军事学院教材还有他的手笔;而莫西、艾尔沙和帕伊尔顿都没有上过专门的军事学院。
莫西阿渥尔虽说是第一帝国的贵族,但他就读的是帝国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军队是他从父亲手里继承过来的,若不是有塔西的协助,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管理;帕伊尔顿也是贵族世家出身,大学没毕业就应征进入军队服役,随后被调入东宫卫队,原本打算情况稳定之后再进入皇家军事学院进修,结果大乱骤起,随着艾尔沙当了海盗;艾尔沙是一个连大学都不曾上过的军迷,半路出家,当过海盗头子,在杨榷的培养之下,才一步一步的成长了起来,相比起来,他的天赋和潜质最为出色。
220整编(一)
凤九渊在圣战军所有战舰的智控核心里添加了实时数据传输的功能,也就是说,前线所发生的任何情况他都在第一时间了若指掌。
刚把战场数据分析完,原道宁的报告也递交了上来。
如果把这些数据用a4的纸张打印出来,再把他们装订成册,足以堆满一个小型图书馆。
如果以人工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估计10年也未必能得出结果。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对这场大战的分析和统计都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它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类,乃至所有智慧生命的未来!
听着原道宁大致介绍战后总结会议的情况,凤九渊貌似心不在焉,眼神时而迷离,时而恍惚,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清原道宁在说什么。
“谁也不知道下一场大战什么时候来临,先生,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原道宁也担心凤九渊根本没在听他说,因此说到这也就打住了。
“把你的报告传一份给星海工业,他们的科研团队已经搭建起来,也到了考验他们实际能力的时候……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不知道!”原道宁很干脆地说。
凤九渊的表情很古怪,似乎想笑,又似乎想……眉毛、眼睛、鼻子和嘴都拧成了一团,在僵持了约10秒后,被他用双手给重新抹平了,说:“真是头疼呀!我在想,咱们还能拿出多少钱来向泰坦国营兵器工业集团和安拉联盟工业集团购买战舰!”
啊?
原道宁满脸的错愕!
“曙光女神巨型战列舰的威力你也见识到了,远程打击力和范围性打击力在当下是最为出色的,既然有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咱们也就犯不着再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的。而无畏级越级战列舰的主炮攻击力约为57-61,直接命中的情况下对u型合金装甲也可以形成穿甲伤害,用来实施重点打击再好不过了!”
原道宁说:“但他们都有一个通病,动能太不尽人意,甚至使用24高能光子推进系统,竟然都不能达到35级。再者就是防御太低,全都是清一色的k型合金装甲。如果把它们配备到前线,恐怕会影响军团的总体战斗力!”
“这是一定的!”凤九渊说:“对手在改变,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样,你先作个评估,看需要多少艘这两种战舰,然后交给菲尼克斯去跟他们谈!”
“是,先生!”
“另外,原定这个月底交付使用的500艘龙级战列舰恐怕得延后至少半个月!”
“是!”
见原道宁不问原因,凤九渊倒有些奇怪,问道:“你不想知道为什么?”
原道宁道:“先生这样做必然是有非延期不可的理由。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是为了对龙级战列舰武器系统进行一次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