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商业布局(四)

宇宙军火商 墨非 3323 字 2024-04-23

“放心,我了解你们的心思,这钱绝不会让你们白拿,就算是你们的投资,回报比当前钱庄的贷款利率高。一个月赎取,利率比市面上多一厘一,两个月赎取多一厘三,三个月赎取多一厘五,最长为三个月。怎么样,划算吧?”

众人一听这样,都忍不住议论了起来。过了片刻,秦伦就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道:“王爷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发财,别说是高回报了,就算是没回报咱们也没有不帮忙的道理。我连云社认投八十亿!”

连云社是当下帝国最大的商社,有了秦伦的牵头,其他的商家也少了顾虑,纷纷表态认投。几句话功夫下来,平抑局就筹到资金五百多亿。

这五百多亿的钱都躺在各大商家的账上,必须要统一划拨到平抑局的账户里才能使用。交割的方式也很简单,今天来喝茶的商人共有六位是钱庄老板,凤九渊按他们认投的多少,分别将这五百多亿按比例存入他们的钱庄,在需要用钱时,必须首先满足平抑局的需要。

随着钱款的陆续到账,凤九渊先行划拨了一部用来平抑物价。不过短短几天时间,中京道的物价就渐趋于平稳,农产品的价格也开始回升。

大家都为这是赔本的买卖,将来恐怕得自己掏腰包贴还认投商家的利息之时,哪里知道凤九渊这几进几出,反而还赚了不少呢?

随着各道的平抑局陆续的成立,物价的危机也渐渐得到了控制,但却依旧难以根本上解决朝廷面临的财政危机。

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才成立一个多月的信鸽商社创造了惊人的回报。

扣除各种投资了成本,总共卖出了约六千多万只,总共赢利超过一百亿金凤币。若非在产能上受制于理藩院,一个月的利润恐怕三百亿都不止。

看到这个结果,理藩院当然后悔了,但信鸽商社自己的生产线已经建了起来,他们想再分得这杯羹已经不能够了!

随着各种产品的陆续投入市场,民间的财富迅速地向凤九渊手里集中。

有些人看到这一幕,惊恐地叫道:“原来九王爷解决财政危机的方法就是利用商业手段从百姓手里抢劫钱财呀!这,这,这太不厚道了……”

不厚道吗?

可百姓们都乐意花钱买凤九渊推出来的东西,甚至排着队的去抢购。

随着平抑局的资金流不断地壮大,凤九渊把它们左调右拨,解决着朝廷的各项燃眉之急。让大家再一次认识到了他在理财上面的超强天赋!

但有人也在担心,平抑物价上面可以通过低买高买的方式赚取回来,这把钱借机朝廷,发士兵的饷银,支付更换装备的钱,发官吏的年俸钱和清敬钱,都是收不回来的,到期了之后,怎么偿还呢?

400商业布局(四)

信鸽业务不断地向整个帝国推广。在基本满足了中京道的供应之后,河东、河西、山东、山南四道也已经开始着手推广。

数千年来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凤凰界的经济严重畸型。朝廷财政完全依赖于武备出口,百姓虽富,商业却不发达,自身财富制造能力极弱,也从来没有人想过以商业的手段将百姓手里财富有效地利用起来,反而还尽力打压商人,抑制商业的发展。

要解决国家财政的根本手段不在于拓展武备市场的占有率,而在于激活自身的经济活力,从而才能更大限度地唤醒普通人的财富创造力。也只有自身足够强壮了,对外的贸易上才有足够的张力,有着好产品的支撑,不愁不能轻易地夺回丢失的市场。

凤九渊就一直不明白,满朝文武,那么多的明达之士,怎么就看不到真正的症结所在呢?偏偏拧着个武备研发制造和对外贸易不放?

后经过思菊的点拨,他才终于悟到:统治阶级之所以对商业和商业极尽抑制和打击之能事,是出于维护特权阶级的需要。一旦允许金钱对权力进行渗透,特权阶级的大厦就会轰然的崩塌,这是他们绝对不想要的。

但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之前,他们还是暂时选择了妥协。

都知道九王的做法恐怕会令金钱的毒素渗进特权阶级里来,但也没有办法。他们之中就算有人能挽救危机,但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所以只有让凤九渊去疯狂地折腾。

一旦国家从危机中挣脱出来,过河拆桥也好,卸磨杀驴也罢,都由得他们去做了。

为了方便事权的统一,凤九渊在督造局之上又成立了凤台,全面主持帝国振兴计划。

凤台下直属有督造局、档案中心、信鸽服务商社等机构外,满朝上下除了三省、两院和一府不奉凤台令谕办事外,其他部门但凡见到凤台的公文,必须得一丝不苟的立即就办。

而为了不激起朝臣们更大的反感,凤九渊还是把翁尚要来出任凤台尚书。

随着收录进档案中心的资料越来越多,九天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每天都有新产品推出。

督造局、理藩院、工部忙死都应付不过来!

最开始大家都在想,九王爷不是神仙,怎么才能在半年内扭转朝廷的财政危机呢?在目睹了这一幕后,无不骇然自问:“这个九王爷到底是人还是神了?脑子里就藏着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掏都掏不完吗?”

继信鸽服务商社之后,凤九渊又陆续与多家商社合作成立了影戏社、家用器具开发制造社、车船制造社……反正凤凰界没有的,又有强大市场潜力的东西,凤九渊都推了出来。

乍然间,原本静若处子的凤凰界变得闹哄哄的起来,洋溢着一派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