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他们的核心利益。你若是为了刷新吏制,我敢担保,没有官员会反对,因为他们也痛恨无孔不入,阴奉阳违的吏目。为吏的大多读书不多,没什么道德操守,更缺少为国为民的思想,干起坏事为根本没什么顾忌,要多彻底有多彻底。可百姓们一旦骂起来,就是指着官骂,从来都觉得是官太坏,官坏了才带得下面的人也一起跟着坏。面对唾骂,官员们也是有苦说不出。想整顿吧,又怕下力太狠了整得下面的吏目们不去力事,吏目们不办事了,整个行政系统都得瘫痪,官员们也将会为此而担责。更何况这也不是一地一方才有的问题,而是历来就有,困扰整个人类的普遍性问题。若是不整顿,也只有任其发展,或是跟着坏下去。”
说到这里,思菊叹了口气,颇为忧地看着他道:“最可怕的是,吏目们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如果把整个凤凰界比喻成一艘太空母舰的话,每一户普通百姓就是这艘太空母舰上的最基本组成零件,而每一个县的官府,就是某一项功能组件的控制芯片,而吏目们就是将零件和控制芯片进行有效连接,从而使各个功能组件进行有效运转的传感器。现在的问题就是:这艘太空母舰固然还是由智能控制芯片所掌控的,但指令的传达和执行却都掌握在传感器手里。身为控制核心的官员们当然痛恨这些不听话的传感器,想把他们全部都换去,这样一来,他们所下达的指令就会更流畅和更有效地得到执行。但是,这样一来,这艘太空母舰就会陷入暂时,或者是长久性的瘫痪当中。所以,你一定要对官和吏的关系,官和吏的利益立场,还有官和吏的社会功能以及其社会危害性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下手!”
凤九渊听完思菊这篇大论,愣愣地看着她良久不语。思菊见他傻傻地看着自己,以为衣服穿错了,仔细一看又没有,就以为脸上有花的,便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凤九渊这才一摆头道:“不,不,不,没有,没有……我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凤九渊道:“当了这么久的皇帝,我发现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挑战呀,真的是挑战。这个皇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算基本学会当了呢?”
思菊道:“那你就学吧,我估计你这辈子都别想学得会了!”
凤九渊想了想,道:“如此说来,这岂非成了官和吏之间的一场战争了?”
“你想办兴学,你想搞教育,你想抽高国民素质,那就有人利用你的愿意而达成他们的利益目的。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
凤九渊噫了一声,问道:“这就是朝局了么?你利用,我利用,他利用,咱们大家都利用?”
“是这么个意思!”
凤九渊无奈地道:“行吧,行吧,随便怎么利用,只要能把事情办成就行啰。我也不管是哪个利益集团起来,也不管是哪个利益集团落下,总归不要你死我活地扯家务、搞内斗就行!”说完,他又问思菊:“那你以之见,这吏制改革该怎么改?”
思菊道:“我做个假设。假设是特权阶级和吏目阶级的利益冲突已经趋于白热化,特权阶级必须要把整个吏目阶级完全消灭才能彻底地、从上到下地控制国家,同时才能获取到更多的利益——这是假设当下的利益获取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前提的。而吏目阶级为了保证当下的利益获取,那就必须击溃特权阶级的扩张势头,他们才能继续维持存在。而吏目阶级要怎么才能击溃特权阶级的扩张呢?”
589吏制改革(二)
看着武定中连夜和四位清客相公拟出来的吏制改革草案,凤九渊当即就笑道:“怎么?凤凰界版的公务员改革方案么?”旋又道:“这个方案真好,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如此庞大的资源竟然被那些三教九流占据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若是吏制改革成功,就可以让那些中不了进士的士子可以去当公务员。这样既有了安身立命之道,又可以激起读书的热潮,提高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质。好,好,一举多得呀!”
武定中忙道:“谢皇上夸讲!”
凤九渊道:“这个方案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说,是谁给你出的点子!”
武定中道:“回皇上,是臣府上的幕宾,姓周名密之,字景云,师州人氏。原是师文正公荐于我幕中的,臣一直只当他刀笔功夫独具火候,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见识。”
凤九渊哈哈笑道:“人才,人才呀。我看这个周密之可以破格录用,让他协助你搞好这个吏制改革!若是真成了,那你武定中这几年的宰相可没有白当,终于有件漂漂亮亮的实在政绩了!”
这也是武定中一直所忧的。他这个首届责任内阁是必然载于史册,被大书特书的,只是上任以来,却一直没有干出一件漂亮的事来,以至于他担心再这样下去,自己是不是只有一事无成的黯然下台,留给后人的只有一纸笑谈。听凤九渊这样说,他浑身的血都被点燃了,按他以往的为人来说,本该拒绝破格提拔周密之的,但想到自己的功业和千秋名声,便顺着凤九渊的话道:“既然皇上下了旨,臣就先将周密之简拔于翰林院,等谙悉政务之后,再行委任!”
凤九渊道:“行。是人才就要好好地用,更何况是太傅荐给你的,想必胸中真有经纬之才!下次大朝会就专门商议此事,让那个周密之也参加,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也好辅助你修正方案里的不当之处!”
武定中走后,凤九渊就对思菊道:“看着没有,这个周密之竟然搞出了一套公务员制度来,能人呐!”
“说不定是听太傅说的呢?”
“我觉得不可能!”凤九渊道:“太傅的书你也看了,从头到尾,全都在思考宇宙的终极奥秘,朝廷里的细碎杂事他是从不上心的,更何况是吏制上的事情了?这个周密之是师州人,想必是看在太傅也是师州人,便投到其门下。结果太傅又不需要幕宾,就把他荐给了武定中。你觉得呢?”
思菊道:“我才不猜。构思方案是容易,可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问道:“赵括这人你知道么?”
“赵括?”凤九渊想了想道:“没听说朝里有这个人呀!”
思菊哧地一声笑道:“哪里是朝时的大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总该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