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征兵(三)

宇宙军火商 墨非 3308 字 2024-04-23

望着在云间若隐若现的寒意,武定中的心底不免涌起一种‘天意从来高难问’的酸楚来。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凤九渊并不像其他的帝王,喜欢玩弄权术和平衡,他很实在,很坦诚,任谁都可以一眼将他看个明明白白。在征兵事件上,李世琪虽有失察之罪,但并不至于落个被罢黜,永不叙用的下场,更何况错得更多的是他,为什么受罚的偏是李世琪呢?这是警告,还是什么?

正自沉思着,丁秀来了,叫道:“武相,你找下官?”

武定中嗯了一声,又走了两步,才问道:“征兵令执行的怎样了?”

丁秀道:“从大都督府传来的执行进度来看,很不理想。”

“很不理想?”武定中停住脚步问道:“这话怎么说?”

“截止目前,七十二道共计征到兵员数额还不足二十万!”

武定中一惊,问道:“什么,不足二十万?这,这是怎么回事?”

丁秀道:“我已经移文大都督府,要他们说明情况。还没有回复!”

武定中冷哼了一声道:“我看他们是不敢回复!”

丁秀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武定中言语间不免带出了些许怒气道:“没听到了,左都督史已经被罢了,还是永不叙用。这算不算事?”

丁秀看出了武定中心情不好,就没有说话了。

半个时辰之后,派去大都督府的参事回来报告说没有拿到征兵令执行进度表的副本。

武定中怒问:“为什么没有拿到?”

参事答道:“大都督府那边的人说,还在整理,等整理出来后就给我们送过来!”

武定中冷笑一声道:“那不必了。我亲自去看也一样!”便命人备车,他要去大都督府。

丁秀见状,婉言谏阻道:“武相,你是当朝首相,何必迂尊降贵?还是下官去吧。”

武定中嘿嘿地道:“当朝首相?若是把这事搞不清楚,明天天黑之前被罢的人就又多一个!”

731征兵(三)

武定中前脚刚走,凤九渊就亲笔草拟了一道圣旨:罢黜负责监察在京百官的左都督御,改由刘挺出任!

现任左都督御李世琪才替刘明堂还一年不到,没有干出一件实绩倒罢了,居然大都督府弄出这么大事来既不弹劾也不奏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以,凤九渊也就顾不得李世琪的体面问题,直接一道圣旨下去,让他滚回家养老。

朝廷任免大臣,都有正规的程序,甚至多有照顾大臣体面的隐晦之举。除非是谁犯了极大的罪过,或是惹怒了皇帝,才会由圣旨明发夺职。左都御史当朝一口,负责监察在京百官,位高权重,必是当代望首才能当此重任,一般来说是从不轻易任免的。就像以前的刘明堂,再不合凤九渊的意,还是让他当到了六十五岁,直到他主动递表请职,这才同意让他回家。在征兵事件上,李世琪的作为实在是超出了凤九渊所能容忍的底限,这才将他罢职。

刘挺不是别人,正是思菊的的大哥,现年四十七岁,官职右副都御史之职,职在监察各道。虽说右副都御史和左都御史之间看似只差了一级,但就品阶而言,却是差得够远。

左都御史是正一品,按惯例,一般由三省的正副长官升任,鲜少有从各部堂官中选用的。而右副都御史虽是右都御史的副手,但品阶是从三品,与正一品差着五阶。好多人奋斗一辈子最多止步在正二品这个坎上,刘挺却是一步登天,一日之内骤升五级,还不到五十岁,就已经位极人臣,赫赫然正一品大员了。

若说刘挺能出任左都御史是沾了思菊的光,也不全对。刘挺这人是有能力的,他初入官场之际,任谁也不知道他是大国师的长子,短短五年间,便从县丞做到了知府,真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之后得知他就是大国师的长子之后,官运反而受阻,二十多年了,辗转朝里朝外,正才从正五品升到从三品!如今是靠着内宠,终于一飞冲天,到顶了!

书写完圣旨之后,凤九渊才问思菊,道:“你觉得刘挺这人如何?”

思菊怪怪地看着他,道:“你什么意思?有话就直说!”

凤九渊一本正经地道:“我在问你正事!”

思菊没好气地道:“刘挺这人么,沉稳有余,进取不足;古板又不知变通,迂腐还俗套,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不好!”

凤九渊缓缓点头道:“由此看来,他确实是出任左都御史的最佳人选了!”

思菊一怔,旋问道:“谁?左都御史?你说,你说我哥?”

凤九渊嗯了一声,在圣旨上加盖了印玺,道:“我说的是刘挺,没说你哥!”

思菊奇道:“那你问的是哪个刘挺?”在京十余万的官员里姓刘的不知有几百,姓刘又名挺的,居然有两个。其一是思菊的大哥,现任右副都御史;其二是兵科给事中刘挺!御史刘挺四十七岁了,兵科给事中刘挺才二十六岁,一般人都称前者为大刘挺,后者为小刘挺。

思菊道:“你说的是那个兵科给事中了?这不可能吧,他才二十七岁不到,怎么可能出任左都御史?”

凤九渊道:“我说的是右副都御史刘挺!”说完,又加上一句:“跟你说话真费劲!”

思菊也顾不上跟他计较这些,道:“你没开玩笑吧?真让我哥出任左都御史?”

凤九渊没答,而是叫进雷顿,让他立即赶回中京传旨。这才道:“还要我再强调一遍么?我是让刘挺出任左都御史,而不是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