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未来(一)

宇宙军火商 墨非 3246 字 2024-04-23

史箴道:“你说怪不怪,大家明知此举会激起皇上震怒,为什么还都一个劲地支持呢?”

武定中想了想,答道:“立场!”

“立场?”这次就轮到史箴不明白了。

茶奉了上来,武定中没心思喝,而是又站了起来,沉重而又缓慢地在宽阔的值房里踱起了步来。他道:“在皇上心里,咱们到底是后妈生养的,不亲呀!烛光防线计划虽说是当下最好的抵御方案,但却不是凤凰界能够挑得起来的重担。我知道皇上必然另有计较,不会让凤凰界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但,唉……总的来说,大臣们都觉得烛光防线计划并不是对凤凰界最有利的方案,所以才会遭到一致的抵制!”

听着这话,史箴觉得武定中的思绪真的乱了。一方面担心皇帝受到今日朝会决议的冲击,做出不智之举来;另一方面又担忧凤凰界的举动影响到了烛光防线,从而使凤凰界不得不面对天量的魔怪大军的直接冲击。左右权衡取舍,换作是谁都难以抉择!

“皇上的心毕竟是偏向星海合众国的。原道宁想以一条烛光防线来牵制住魔怪大军,从而避免星海合众国遭到正面的冲击。这是要借整个中宇宙世界的力量来筑起星海合众国的长城呀!而我们,固然也是受惠其中,但到底是成了这座长城上的一块基石,一旦烛光防线守不住,我们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我们需要的是,烛光防线成为一条能真正拱卫凤凰界安全的长城,而不是……”说到这里,武定中又叹了一口气,道:“难,难呀!”

史箴道:“武相……”

“有话就说!”

史箴道:“我本想说皇上是怎么想的,你不清楚,我更不知道,咱们这样是不是太仓促了?但想到今天的朝会已经有了决议,我这话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武定中道:“我总觉得,这决议有点逼宫犯驾的味道!”

史箴唬了一跳,道:“这,不至于吧!”

“一会儿尚书省把决议草案送过来了,我亲自去一趟栖霞山庄向皇上禀奏吧。就算皇上要否决它,也能有个缓冲的机会!”

“还是我陪你去一趟吧!”

“用不着。继任大都督的人选就尽快敲定,这事真的不能再拖,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史箴默默地听着。想到武定中的艰难处境,一时感到身受,由不得重重地叹了口气。

737未来(一)

杨芸听了之后久久不语。南馨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据她的了解,凤九渊得知此事后,肯定会撂开手不干。照这样下去,原道宁的烛光防线计划付诸东流不说,整个中宇宙世界都将沦入无边黑暗中,恐怕再也没有未来了……

杨芸当然知道凤九渊被激怒的后果,不过,她更着重考虑的是,朝臣们为什么会作为这样的选择?难道他们以为光凭凤凰界的力量,足以抵抗住魔怪新一轮的进攻么?亦或是,他们真的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发一下战争财?

见杨芸不说话,南馨不得不问道:“你倒是说句话呀,就这么闷着?”

杨芸摇头叹道:“朝里的大臣们都已经拿出了决议,我们女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多说两句,人家会说咱们是后宫干政。与其这样,还不如什么也不说得好。反正路是他们自己选的,该怎样……好了,妹子,这些事情也轮不到我们担心!”

南馨哧地一声冷笑道:“我担心他们做什么?就怕凤哥哥一时冲动,又干出什么傻事来。他这人你也是知道的,头脑一热,就什么也顾不得了!”

杨芸道:“这个么……咱们就更是无能为力了。”想了想,又道:“不过,兹事体大,我看还是你亲自跑一趟,抢在内阁的前头跟皇上说一下……唉,这时候的凤凰界可千万不能乱呀!”她担心的是凤九渊气恼之余,下旨解散了内阁,这样一来,不论是内政外交都得乱上好一阵子才能恢复正常,到那时,是否还有机会重组各方面力量构筑抵御魔怪进攻的防线呢?眼下时间就是一切,稳定就是一切,若是延误了时间,破坏了稳定,恐怕就永远也看不到未来了!

南馨道:“说了又能如何?我看眼下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大臣们到底想干什么。”

杨芸知道南馨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要她召娘家人入宫来,探明官场上的消息,最好是弄清楚内阁的意图,这样才能提早布置,不至于弄出大乱子来。

但在杨芸看来,此举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这样做已经有了后宫干政的嫌疑;其次,即便弄清楚又能如何?后宫是没有能力影响到朝局和朝里的大臣的,若是凤九渊冷静不下来,听不进去意见,有再妙的布置又能如何?所以,与其瞎忙一通,还不如想办法稳住凤九渊,只要他不出乱子,一切都还有从容解决的可能。

杨芸本想回绝了南馨的,想了想,便道:“看来先只有这样了!”

不一会儿,韩以柔便带着杨芸的旨意出了宫,匆匆赶到杨府,说是皇太子郁非有问题请教国舅杨林,着其火速进宫。

杨林现任财部税政司郎中,虽还只是个五品官,但谁都知道这位年不满四十的正牌国舅老爷前途无量的。见是皇太子相召,杨林一刻也不敢迟疑,匆匆地换上了簇新的袍服,随韩以柔一起赶进了宫。

以杨林的职位,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凤凰界的核心机密的,但他这个五品郎中与其他的五品郎中不一样:首先,他身上袭着济阳公的爵位;其次,他是当今皇后的亲兄长,是皇太子郁非的亲舅舅;第三,是已故理藩院尚书杨源的嫡长子。杨源在朝多年,三省的正堂挨个坐了遍,连素来由皇帝执掌的理藩院尚书之位也交到了他的手里,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略有风吹草动,便有人上门来相告,是以杨林的消息远比内阁大臣还要灵通。

进宫之后,杨林被领到凤宁宫偏殿候见。杨芸来了之后,问了几句不相干的话后,又让郁非请教了几个关于财政方面的问题,便打发他出宫去了。

杨林原本是个聪明人,韩以柔上门宣旨之后,他当即就醒悟到恐怕并不是皇太子郁非有问题要请教,而是身为皇后的妹妹有话要问。一路之上,他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都默默地整理了一遍,只等杨芸发问,便一一奏明。却没有想到,杨芸竟然只字不问朝局之事,倒整得他满头雾水,不明所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