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凤凰界的星际军团(二)

宇宙军火商 墨非 4220 字 2024-04-23

凤九渊问:“这话怎么说?”

武定中道:“许庸长于刑侦,为人缜密,且在朝野上下,江湖民间,交游极广,是最合适不过的关部堂官人选。眼下社会党初定,形势稍安,可依旧不可有些许大意,若是让许庸升任大理寺卿,那又由谁来接任?所是所任非人,怕是朝廷将为此付出巨大的损失。再者,大理寺治谳刑狱,也非许庸所长!”

凤九渊问:“那你觉得何人出任大理寺卿最好?”

武定中道:“臣认为礼部尚书施序之最好!还请皇上圣裁。”

凤九渊一想,施序之不但是本届内阁里声望最高的大臣,也是在朝大臣里曲指可数的五朝老臣,由他升任大理寺卿,便是有人想挑剔,也找不出毛病。便道:“好,那便由施序之升任大理寺卿……”

张平虽不是反对派的首脑,但也是中坚人物,他的被黜确实给反对派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却并没有让反对派感到害怕,反而认为这是凤九渊害怕了的象征,要不然何至于以这样的方式来报复呢?就在他们积极活动,准备在其他的地方收复失地时,一道旨意再从凤鸣宫里发了出来:凤九渊要改组和扩编御林军了。

怎么个改组法呢?

从明发的诏谕来看,御林军将更名为禁卫军后职能依旧不变,变的是军费开支不再由朝廷财政负担,而是皇帝个人承担。眼下御林军共有二十万人,屯驻在中京四周,是中京地面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因其担任保护皇帝,拱卫皇室的重任,所以不论是士兵素质还是装备配给,都是最好的,每年朝廷为此支出一大笔的军费。若非有人怕担上意图不轨的罪名,早就上书请求裁撤御林军了。固然有大臣上书颂圣,却也有人在怀疑,以内库的财力,到底能养得起二十万的军队多久?只有极少数的人在猜测,凤九渊在这时候走出这样一步棋,到底有什么用意?

而这件事,无疑是继星际军团组建失败之后最大的新闻了。

没过几天,就有禁卫军将领手持圣旨赶赴各地,大规模地征召起士兵来。

大臣们得到消息,无不惊恐:二十万的禁卫军规模难道还不够么?纷纷上书请求皇帝罢阻此事,至于理由嘛,反正都是冠冕堂皇得很。

对于这一类的谏阻,凤九渊一律是置之不理,与之同时,他还让思菊放出消息:已经与星海工业和无回城达成战舰洽购意向,不日之内,第一批次共计四个军团的战舰就将运抵鬼摩界。

很多大臣都知道,星海工业和无回城都是皇帝的私人产业,说是购买,其实不过是调配过来就是,根本就不用花钱。

凤九渊并没有草率地表示赞同,而是问:“既然内阁赞同,想必已经有了解决建造资金的办法?”

武定中道:“皇上,臣不是财神爷,生不出钱来,但办法还是可以想的!”

杨文和道:“什么办法?借?偷?还是抢?”

武定中没有理会财部尚书的讥讽,道:“若是我们自己建造太过麻烦,投入太高,那就买,这会省下很多事情的!”

“买?”杨文和大怒,站起身来道:“敢问首相大人,钱从哪里来?国库有多少底子,我清楚,你也清楚!要知道这不是一两个星际军团,而是二十个,至少十六万艘各型战舰呀!”

不单杨文和觉得买行不通,其他的内阁大臣也都觉得此举不可行,纷纷出言质询或是反对。

凤九渊也认为买是最佳的办法,若是以物易物,怕是根本不会给凤凰界的财政造成什么实质性的负担,反而是兵员的征召和培训、后期的维护保养等等,那才是最大头的开销呢。见与会的十六位大臣又分成了两派争吵了起来,凤九渊敲着凤案道:“嚷什么?这里是菜市场么?”众臣见他发作了起来,这才纷纷请罪,安静了下来。

“武定中,你说说,怎么个买法?”

武定中道:“是,皇上。眼下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给我们二十个标准军团战舰的只有左宇宙世界。大家也都知道,中海星际贸易商社是由我凤凰界和左宇宙世界的星海工业、星海合众国和科拉米亚合资组建的,有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用,偏要自己去建呢?”此言一出,包括杨文和在内的所有反对者神色都缓和了下来。

中海星际贸易商社组建之初各方就曾签定了协议,股东有优先的装备购买权,所购装备只得在成本的基础之上溢价一成出售——当然,购买装备的种类、数量都是有一定限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左宇宙世界不需要黄金,这无疑会极大地减轻凤凰界的财政压力。想明白了这一点,杨文和道:“即便如此,左宇宙世界有这么多战舰卖给我们吗?按去年年底约定的兑换价格,咱们得为此支付多少玄晶?”

武定中道:“杨大人所虑甚是。至于左宇宙世界有没有这么多的货,皇上自然是清楚的,至于到底是不是全部采用玄晶支付,这还得需要谈过后才能确定。”

凤九渊道:“二十个军团倒还是供应得上的,只是他们会不会一如既往地接受玄晶全额支付,这我就不清楚了!”

接下来讨论的就是洽购战舰的问题了。武定中建议由理藩院会同财部、兵部、大都督府办理此事便可,眼下最急需解决的反倒是兵员征召、训练和星际军团基地建设、后勤供给、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的问题,要不然东西买回来了,反倒用不上、不会用,甚至于成为累赘,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决定是作出来了,但要讨论出个意向性的大纲交由大朝会审决,又是一桩麻烦无比的事。但这事也轮不到凤九渊来过份操心,毕竟内阁是责任制的,如果他把什么事都大包大揽了,又何必费那么多精神搞个责任制内阁出来呢?只不过这件事情牵扯到的部门太多,既是头等的政务,也是第一号的军务,内阁没有干涉军队事务的权力,他也就不得不牵头协调了。

接下来,内阁花了九天的时间才拿出个像样的方案。凤九渊看了之后,觉得没什么大的问题了,便命内阁将方案分发下去,等各部门审议之后,下个大朝会再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