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两代恩仇

死人经 洛带 3282 字 2024-04-23

一开始仅仅是对赵丁午将文山一脉传承功法和法器都交给张坎文兄弟两人不满,到后来,他甚至当面质疑,说当初他胞兄张秉宪遇难,是被赵丁午设计陷害的,原因是当年赵丁午天赋更强,张文远却顾念亲情,未将文山一脉传承交于他的手中,导致他心中不忿,生出歹念。

这些年来,张秉承甚至在很多公开场合表示过这种观点,与赵丁午彻底撕破脸皮,甚至还公开退出了文山一脉。

即便这种情况下,赵丁午也从来没想到张秉承会真的对自己,以及两个嫡亲侄子动手,更何况,近年以来,张坎文实力已经到了识曜境界,超过了张秉承,在他的震慑下,张秉承即便有什么歪心思,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他没有想到,张秉承居然会勾结陆家人,最终还是不顾亲情,对他们动手了。

就在张坎文和张文非兄弟两人在深圳参加交流赛时,陆家派出陆子峰和陆承平两位识曜境界之人,会合张秉承之后,直接囚禁了赵丁午,并布下陷阱,通知张坎文兄弟两人,说是赵丁午病危,让他们速速返回。

待他们匆忙回到梅州之时,一头扎入了张秉承精心设置的陷阱中,一番苦战,张文非战死,张坎文重创而逃,就连传承法器阴阳阎罗笔也没能带走。

在这种情况下,赵丁午用出文山一脉传承秘法,以魂魄万载不得超生为代价,在阴阳阎罗笔外布下禁制,试图阻止传承法器落入张秉承之手。

只是禁制随着时间流逝,终有消散的一天,张坎文兄弟两人一死一重创,根本看不到任何营救的希望,却不曾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出现了。

听完赵老爷子讲述的这段冗长往事,我心里一片阴沉。

世间总有为恶之人,或许是天性使然,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催化他们作恶的动机,就像陆振阳,就像张秉承。

说起来张秉承比之陆振阳更要恶劣许多,因为自己的嫉妒与贪欲,无视恩情,无视亲情,杀死一手扶植他成长,助其成事的赵丁午,杀死嫡亲侄子……很难想象,在他表面披着的一张人皮下,隐藏着怎样的一颗兽心。

而站在张秉承的立场下,或许从当初其父兄身死之时,他心里就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怪不得刚才我说起跟陆家不共戴天之仇时,赵老爷子会有“莫要被仇怨蒙了心智”的感慨,当时我心里还有些抵触,现在看来,说那句话时,赵老爷子多半心头正在无声泣血。

说完这件事之后,赵老爷子的声音良久不再传来,而我也呆坐在那里,脑海里不断翻涌着跟张文非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同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许久之后,还是我咬咬牙,先开口了。

“老爷子,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赵老爷子这才声音悲怆的继续开口,给我讲述了这段发生在他们文山一脉内的惨剧。

文山一脉供奉的师祖,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天祥,很多人都知道文天祥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抗金名将,南宋末年的文坛和政坛领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位玄学大家。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赵老爷子这一脉传说是由文天祥玄门弟子传承下来的,取其文山之号,得名文山一脉。南宋灭亡之后,随众流亡南迁,最后在梅州一代定居下来。

南宋距今,文山一脉历经前年而传承不灭,数十年前,甚至还是南方梅州一代玄学界执牛耳的存在。只是后来华夏大陆饱经战火的年代里,文山一脉继承祖先遗志,多人为国慷慨赴死,这才元气大伤,道统凋敝,甚至险些断了传承,等到战火熄灭之时,文山一脉仅剩下了赵老爷子师父这一条支脉。

赵老爷子的师父名为张文远,玄学界内称之为血梅道人,因其是梅州人,法器是一条腊梅枯枝,而且在战乱年代里,不光与东瀛术士连番血战,更是不惜违背玄学界的规矩,对东瀛普通军人出手,所到之处,朵朵雪花像是冬日腊梅一般怒放,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号。

而赵老爷子正是这血梅道人的大弟子。除了赵老爷子这个外姓弟子之外,血梅道人张文远还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张秉宪,幼子名为张秉承,就是现任梅州玄学分会会长的张秉宪。

作为同门师兄弟,张秉承之所以会对赵老爷子下死手,原因之一,便是血梅道人的长子张秉宪。

前面说到,战乱年代结束之后,张文远是文山一脉仅剩的一条分支,继承了文山一脉几乎所有的传承,包括珍贵的功法和法器。而战争中,血梅道人张文远虽然苟活下来,但身体也遭受重创,修行境界再无存进,于是就静心呆在家里,调较一徒二子总共三位传人,在文山一脉传承的珍贵功法和法器支撑下,赵丁午和张氏兄弟三人飞速成长崛起,很快就成为南方玄学界的耀眼新星。而这其中,显露天赋最强的,正是如今连地师境界都没有的普通风水师赵丁午老爷子。

当时没有玄学会的存在,是以也没有龙气洗礼之时开启穴窍的记录,但据赵丁午所说,当年他乃是接近叶翩翩的准三脉天赋,而张秉宪天赋也不差,是准两脉,甚至因为张秉宪继承了文山一脉的传承法器阴阳阎罗笔,论实力还比赵丁午更强一线。两人被称作是“文山双杰”,在玄学界里名气很大。张秉承当时年龄尚幼,并未曾跟他俩一起并列。

再说赵丁午和张秉宪两人,作为同门师兄弟,感情极好,向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一起修行一起飞速进步,到三十岁时,双双进入识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