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死感悟(一)

凡子真神 乾坤泰子 3439 字 2024-04-23

放弃是需要勇气,获取更要靠执著!

正如上古时期一位哲人说的:“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你即将得到更好的!”

黑夜是无奈的孤寂,也是默默地坚守。

只有经历过黑夜漫长的洗礼,人才会变得更坚强。

凌星男在这个漫长的黑夜里,孤寂地思索着。仿佛他的心穿越了千年的轨迹,在这个黑夜中划下了深深的烙痕。

夜是漫长的,但终究会过去。

漫长的等待,执著地坚守,总会换来痴心的永恒。

夜淡了,晨曦冲破束缚,撕裂了黑暗的面纱。

东方初白时,峰峦上冷风阵阵。黑夜的气息已经走远,迎面而至的是清新的味儿。

新的一天,来了。

过去的,已成追忆。

旭日升起后,山中浓雾开始渐渐消退。峰峦峭壁上,凌星男的身影已不知何时矗立着。

凌星男静静地望向远方,那里是旭日东升的地方。

这里的日出真美,他在心理这般暗暗地想。最后,凌星男望得呆了,怔怔地出神。

雾气缓缓掠过凌星男的身畔,好像带走了一些什么东西?冷风拂过他的发梢时,又留下了一层细小的露珠。

带走了,也留下了。

人的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有残存的过往,还有滋生的向往。

不久,凌星男转身望着雾气飘荡过来的方向。这时,一个轻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神僧,你也起得这般早啊……”

“阿弥佗佛,凌施主不也一样起得这么早吗?”和尚的话声传出不久,他的身影也渐渐从雾气中透露出来。

“晚辈几乎一宿未眠,天明时分起身,特意来看看这山中的日出……”凌星男回道。

和尚打量了凌星男一番,转即笑道:“看施主神清气爽,不似往日愁肠百结之态。如此看来,你经过昨夜一宿感悟,只怕已有所得了吧?”

凌星男向着和尚恭敬地一礼,说道:“多谢神僧昨日一番点拔,才使晚辈茅塞顿开。过去种种,实如过眼云烟,过了便过了,强求不得。便如这日出,其实我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好好的看过……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们只是缺少了善于发现而已。流连于过去,只会迟滞不前;徘徊在痛苦中,根本无法解决痛苦。逃避不是办法,面对才是途径!晚辈已经决定重回故土,四处走走,好好地去看看这个世界……”

山间绝顶,凛冽西风。

残阳西下时,又是一个黄昏将至。

远处的山峦,在斜阳余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谐和。

近处的山峰,错落有致地排布着,悠然寂静。黄昏时,鸟兽归巢,啼鸣渐不闻。风动、树动,心儿也似乎荡漾了起来。

不久,夕阳又斜了几分;远处山峦间起了淡淡的薄雾,渐渐地向四处迷漫开来。斜阳射进薄雾时,起了一番变化:薄雾变作了淡紫色的雾气,似仙雾缭绕一般,在群峰间游走。不久又由浓变淡,似乎慢慢地被蒸发了……远处的山峦又再一次微现出来,薄雾萦绕于峰间,似害羞的姑娘半遮半掩。

时光如流水,转眼勿勿而过。

凌星男在这峰岭小石屋中养伤,转眼已经半月时间。他在那个老和尚的照顾下,伤势已经好得八九不离十了。

此时,凌星男走出了小石屋,矗立于峰岭绝崖旁。他呆呆地望着远处天际的一抹残阳……

他无语,沉默着。

他的背影,在夕阳中显得阵阵孤寂,却又透露着不凡的坚挺。夕阳的余辉映衬在他的身上,如一层淡淡的金光笼罩着,便如佛家所言‘佛光普照’一般。冷风吹拂着他的衣衫,发出轻微的啪啪响声,任凭长发在风中轻舞……

仿佛,他在感受着什么……

好像,他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这一切。

渐渐地,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过。直到夕阳的最后一道光线,消失在西山之颠。

“阿弥佗佛,凌施主……你伤势初愈,可要当心寒意侵体。”

此时,从凌星男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他不必回头,也猜得到是谁。毕竟,这里除了那和尚,是不会有旁人的。

“多谢神僧关心……晚辈躺得太久了,出来透透气。”凌星男缓缓转身,恭敬地说道。

和尚已不知何时,站在了凌星男的身后。

一件月白袈裟,一副慈眉善目,一身超凡脱尘,那和尚在冷风中凝望着凌星男、微笑着。

“嗯,老纳看你在这夕阳之下矗立良久,莫不是还有甚想不开?悟不透?”

凌星男望着和尚,悠悠地嘘出了一口气,叹道:“晚辈乃俗世中人,不似神僧四大皆空……晚辈身逢巨变、爷爷惨遭仇戕,心中有恨、有仇;自已更被奸险小人污蔑诬陷、被迫四处躲藏而无终日,心头有怒、有怨……因此,想不开、悟不透的事还很多!”

“阿弥佗佛,逝者如斯夫,故者已往生极乐,何苦生者不悦?缘生寂灭、恩怨情仇,皆过往云烟。凌施主,切莫被恩怨情仇迷失人生。若想悟透,只能放开……否则今生,你只能受困不得脱离。所谓万物皆有道,万般皆因缘;我佛所言: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和尚说道。

“神僧乃得道高人,自可看透世间、观众生相。无奈晚辈悟性不高,参不透恩怨情仇,只怕与佛道无缘。今生注定要辗转于尘缘俗世中,做一俗人罢了。”凌星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