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昱听到唐德宗叫自己,连忙躬身叩拜:“回皇上,臣,附议舒王殿下。”
唐德宗微微皱眉,神色透出不悦,慵懒的问道:“柳卿,你除了附议就没有别的吗?你为何附议舒王,说来与朕听听。”
柳昱仍然跪拜在地上,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南诏这五年强大的不只是国力,还有其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在西北边疆不停袭击、制衡吐蕃,将邻边的小国、部落,都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同时南诏王异牟寻也开始自称骠信,颇有称王天下的意图,这一点我大唐不可不防。”
唐德宗听着点点头,表示赞同。
柳昱看到了唐德宗的赞同,心中也多了一份的自信,他接着说道:“寻千幽是南诏世子,南诏王异牟寻已年迈,曾多次向我朝上表,要禅位于寻千幽,所以他是南诏未来的君主无疑。只有以其子幽子涵为质,才能达到真正制衡南诏的目的。基于以上两点,臣,附议舒王殿下。”
舒王微微点头,向柳昱投去赞赏的目光,而广陵郡王则用眼角轻瞟着柳昱,心中对其嗤之以鼻。
唐德宗听了柳昱的话,犹豫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在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微微摆手叫来内侍:“传翰林院拟旨。”
“是,皇上。”内侍应诺着退了出去。
“皇上,以微臣愚见,不必召南诏世子寻千幽回京了,只需直接接回世子之子幽子涵便可。“柳昱大着胆子,躬身进言。
唐德宗眼眸闪出一丝疑惑。
柳昱躬身继续说道:“皇上明鉴,突然召回朝贡的使团,势必会引起南诏世子寻千幽的猜忌。这一来一回又要数日,以寻千幽的机敏行事,定会在返京途中有所部署。所以,臣以为此事还是要当机立断,不能给他可趁之机。”
舒王闻言点点头,随即对着唐德宗也躬身施礼:“父皇,儿臣觉得柳大人言之有理。不如就让柳大人奉旨,将世子之子幽子涵带回长安。”
柳昱也急忙躬身附和:“臣,愿意亲自奉旨前往。一定不负皇上和舒王殿下的期望,将世子之子幽子涵带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