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文会

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授民以利与明民以义哪一个更善?无非想要一个让他信服的答案,若说了授民以利更善,他会自觉站在明民以义的观点上对其进行提出疑问,若说了明民以义,那他也要听听更善的理由,他无法信服的理由,自然要将其驳倒。

之前的几位,且都是这般的,本身便有差距,又给不了他理由,与他辩不下去也正常。

而她说的这句话,既表明了她并非真心觉着授民以利更善,而是因宁兆麟上一次论点乃明民以义,她与他不同而已,又稍稍退让了一步,因在世的所有人,遇着此问题,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不管是违心还是顺心,似乎都会往道义为先偏颇。

“《论语·宪问》有言: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孟君也不甘落后,提出‘亦有仁义而已矣’,自古以来,我辈读书有不少框线不去触碰,今日我要说的便是‘讳言利’……私以为过矣。”

她先简单阐述了点自己的看法。

温菀的起头与前几位相似,前几位甚至比她说得更好些,只不过后来都被宁兆麟一一驳倒了,这位恐又得是宁世子的手下败将了。

宁兆麟听后,四两拨千斤,仅几句话便将问题重新抛给了温菀。

二人先交手几回合,众人不明情况,只觉着战况与上几位差不多,而两位心里都已打响明鼓——对手不简单。

是的,宁兆麟傲气虽重,可事实却是不会去否认的,方才的几回合,说的是大伙熟悉的内容,可她说的话言简意赅,用词实在是精准,精准到让他得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去回复她。

而温菀这头,虽早已承认宁兆麟的惊才绝艳,上回是棋弈,这回再次交手,却更能深刻体会。

“夫治天下之具,孰先于礼仪者?”

“义非利则惨冽而不自知?”

……

有心人已渐渐发现了,双方且都在发力。

然接下来的对论,才是真正让他们心生震撼。

宁兆麟是意料之中,他在对论过程中的思辨与言语,字字句句都体现着他那强大的逻辑,沉博绝丽之文采,如山那般宏伟,一般人都不敢接他的驳论。

然这女子,不仅接下来了,说出的话语越多越让人背后发凉——这是什么怪物?

她以什么对论宁兆麟,以那铺天盖地的文集与史书,不管是什么文集,不管是什么史书,她都能说出一二,恐不知是一二,她几乎是一字不差,若说几本几十本倒也罢了,可她目前为止单单与宁兆麟的对论过程中,用到的典故便不少于百,一段话中便能引出无数,宛若磅礴大海,深不见底,谁也不知深浅。

不似前几人,是单方面的碾压。

这回,是双方的势均力敌,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或是西风压倒了西风,而是二人身后似分别有一虎一狮,气势撼人,狮虎对吼,震得礼堂内外无一点声响。

不过二人并非如此蛮横,对论沉着冷静到极致,偏偏这般比互相对吼让人更升波动。

一个时辰后。

还是文石先生出面打断。

众人已是一脸掩不住的激动。

这两人,就着一问题,从古及近,从诗词至文集,从正史到别史……皆有涉及,对论有理有据,一步都不让,仿佛一场战斗,打得那叫一个难舍难分。

当真是,酣畅淋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