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李狗子

黄瞎子一听这个消息,当时就从炕上坐了起来,拍手大叫了三声:好!好!好!第二天直接下了炕,吃饭,走路,上茅房,跟个正常人没啥两样,唯独就是说话,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常常自言自语,说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比如,他再也不肯去那岔路口,给人指路了,因为他说,那几个老头其实没死,都在那岔路口的老地方坐着呢,是他亲眼看见的。

大家听了,也只是呵呵一笑,从来不会当真,黄瞎子活了大半辈子,好像大家对于他说的话,从来就没有当真过。

直到有一天,静寂的荒野小山村,来了一支考古队。这可把黄瞎子给忙坏了,他跑前跑后,给考古队带路,把考古队员们领进了山。

这一领不要紧,考古队在山里,竟然真的发现了一座古墓,只是听说,考古队在进墓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死了好几个人。只不过,荒山里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从那以后,隔三差五,便有形形色色的人,来这个小山村转悠。

黄瞎子也从此又有了新职业,那就是,给这些来小山村转悠的人们,当领路人。领着这些人进山找那座古墓,这一趟下来,少说也能有个百元的收入。而我,便是他的客户之一。

我前前后后,总共来过这个小山村三次,每次过来,黄瞎子总是会絮絮叨叨的跟我讲他们村里,两个地痞青年,王有财和孙富贵,在村里盗古墓的故事:王有财从盗洞里钻出来,他的脸色煞白,吐着舌头,大口的喘着粗气,那模样,像极了一个吊死鬼。

“那,那,那是什么东西?”

孙富贵声音有些颤抖。

“马的,幸亏咱俩跑得快!”

王有财继续大口的喘着粗气,两把铁锹,插在一旁的坟包上,两个人瘫坐在那里,像是丢了魂儿一样,半死不活的。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要,要不,咱们还是放弃吧!”

孙富贵不仅说话的声音颤抖,两条腿也在颤抖。

我叫李狗子,洛阳人,出生于一个盗墓世家。我爷爷李云龙,外号钻地龙,是洛阳一带,名气最大,辈分最高的盗墓者,我爸爸李小龙,我爸爸继承了我爷爷衣钵,也早早的端上了盗墓这碗饭。因为当年在长江水底的一处溶洞里,发现了一艘唐代的沉船,盗得金银无数,从此在圈里名声大震,所以得了个外号,叫翻江龙。

我从小,心里就有个疑问,我爷爷叫李云龙,我爸爸叫李小龙,为什么会给我起名叫李狗子!我爷爷是这么说的,几百年来,我们家族几代人都跟土打交道,靠盗墓混饭吃。

天底下,任何职业,哪怕赚再多的钱,只要沾了“盗”这个字,那这个职业,立马就变成了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职业。甚至按照我爷爷的爷爷的说法,挖坟掘墓这一行,是断子绝孙的行当。

所以,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一直望子成龙,希望家族的下一代学文化有出息,靠着文化混饭吃,体体面面,光宗耀祖,从此不再刨土。

我爷爷的爷爷,只上过两年私塾,没什么文化,但是怀着一颗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于是给我爷爷的爹,起名叫:李成龙;并在临死前,用他当年在私塾里学到的那点极有限的文词,传下家训:好学之,向上之……不到万不得已耳,不允再吃盗墓这碗饭也!

再后来,我爷爷的爹李成龙,喜当爹,生下了我爷爷,于是我爷爷的爹,秉承着家训,给我爷爷起名:李云龙……再再后来,我爷爷李云龙,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响应伟大号召,把我们家族的家训改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到万不得已,坚决跟挖坟掘墓行为斗争到底!并继续秉承家训,给我爹起名:李小龙。

然而,天底下的事,总是那么的奇妙,往往是,你越想什么却就偏偏不来什么!

亦或者,可能是因为我们家族几百年来,干挖坟掘墓的活,遭到了报应……我太爷爷,我爷爷,我爸爸,虽然名字里都有“龙”,却始终都没有“成龙”,让他们看书,感觉比看天书还难,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筐,于是,全都毫无悬念的继续吃起了盗墓这碗饭。

到了我这一代,我爷爷心想,老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名字里有龙,却未必能成龙,干脆叫个贱名字,既好养活又能冲冲家族的晦气。于是,一咬牙一跺脚,给我起名:李狗子。

还别说,起了这名字,貌似还真有效果,我一路读到了大学,成为了我们家族里,几百年来,文化最高,读书最多的人。

大学毕业之后,虽然我找到了一份在外人看来非常体面的中学老师的工作,然而,我突然发现,一个月累死累活三千块的工资,也就勉强刚够自己的日常花销,完全不依靠家里,想要指着自己每个月这点工资,买车买房娶媳妇,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特别是,一连谈了三个女朋友,都因为我没车没房,并以性格不合为由跟我提分手以后,让我彻底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所以,我辞职了!并且,毫不犹豫的重拾家族的衣钵,又干起了寻龙点穴,刨土摸金的买卖。

我这次之所以大老远,从洛阳来到这个小山村,并跟一个叫黄瞎子的人,面对面坐在一起,是因为,我听到风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毫不起眼的小山村里出了一座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