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传道

里表世界 宝可梦 3335 字 2024-05-17

“我们并没有辩论,他拿出这些交给我,拜托我,传给别人……这就是华夏的使者们,准备在希腊转播的文明。”

“什么?苏格拉底你疯了?”一名元老难以置信的说。

正是因为被称为蛮人受到侮辱,才召集学者们,准备在接见的典礼上,彻底折服华夏的来使。现在,雅典最伟大的智者,哲学家,居然要主动帮对方,传播文明。

“你想上审判大会吗?”伯里克利怒道。

“执政官。”苏格拉底上前了几步,满脸坚定之色,“如果你看过这些,就会明白……我爱雅典,但我更爱智慧,这上面,书写的道德经,是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得到这个,雅典将变更辉煌。”

“我不会看,也不会同意你传播,苏格拉底你太让我失望了!”

“执政官,智慧与思想,没有国界!这是华夏大贤:爸爸……太上老君的典籍。雅典的今天虽然繁荣,但也沉浸在自大和空虚中,没有高深的智慧引导,繁荣与毁灭,只不过一步之隔!”

苏格拉底的预感并没有错,事实上很快伯罗奔尼撒战争就要开始了,在与斯巴达的竞争中雅典将彻底衰落。

“没有根据的恐吓、胡言乱语!”伯里克利脸色冰寒。

“苏格拉底。”一名元老突然开口询问,“你刚才说这些纸上,道德经,是来自……太上老君?”

“是的。”

得到这肯定的答复,顿时,整个元老厅的气氛火热了起来。

“是太上老君!”

“盘古死后灵魂变成的圣人吗?”

“这道德经,是圣人传下来的书籍?我们能修仙吗?”

“快让我看看!”

……

从昨天到现在元老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华夏历史那三位圣人了——太上老君是最强的一个,洪荒大战,封神大战,天空与大地黑黄二色的玲珑宝塔,黑白色两只鱼不断旋转的图画,还有风与火的坐垫,用元气变成三个人的法术……这一切,让元老们震撼而又憧憬。

苏格拉底居然得到了这个圣人,留下的智慧!

《道德经》

有了这个——

能修仙吗?

能上天吗?

能永生吗?

不少元老都是垂暮老者,现在有一名圣人留下了书籍,如果领悟其中的智慧是不是,也能成为神奇的仙人变成奥林匹斯山的一员?

见到一片混乱,一个个元老将苏格拉底围在中间,伸着手,眼中满是热切,试图争抢那五张纸莎草纸的景色,伯里克利的胸膛剧烈欺负着,他再一次,狠狠将手中的执政官黄金权杖,摔在了地上。

“气死偶咧!”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浩瀚的智慧,这么高深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身上大汗淋漓,好像水洗一般,他见手指上的汗水沾染到了纸莎草纸,连忙将五张纸放在桌上。他怔怔的愣了一会,突然大笑,笑的前仰后合,随后又大哭,哭的泪流满面。

朱小勇睡的和死猪一样,王东伟被这又笑又哭吵醒,他睁开眼,疑惑的转头,正看到苏格拉底抱着头嚎啕大哭。

虽然没见过,但凭着这富有特色的怪异相貌,立刻认出这就是苏格拉底!看到这名古希腊圣贤一边哭泣,脸上还浮现笑容,就好像疯子一般,他大张嘴巴眼球突起。

“我是在做梦吗?或者这是幻觉?”

看了几秒,王东伟似乎在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的看过去。

没错。

是苏格拉底。

又掐了自己一下。

痛!

不是做梦。

要不是琰罗的无心人偶,200点容量已满,这一下肯定会吸收到极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波动。

大笑又大哭了一通,发泄出心中的情绪之后,气势有些虚弱的苏格拉底,擦掉了脸上浑浊的泪珠,用沙哑的声音询问:“这是您的思想?”

“不是。”

“这是我们华夏,一位贤人所写,也正是我们三位使者,万里迢迢前来希腊,想传播的文明。现在,我将这些写在了纸上……我可以将这个传播的任务,交给你吗?”琰罗问。

“我很荣幸。”

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恭敬,苏格拉底先将手上的汗渍吹干,捧起了这五张写满字母的纸莎草纸。

“请问,那一位贤人的名字叫什么?”

“如果将他的名字,直接翻译成你们古希腊语,你可以喊他为:爸爸,不过在华夏他被称为太上老君,是盘古开天辟地,陨落后灵魂所化的三名生灵之一,住在天外的圣人。”

“我昨天,听学生转述关于华夏的历史,原本不相信,现在我信了,也只有比神灵还要伟大的圣人,才有如此的思想和智慧。”苏格拉底赞叹着。

琰罗写下来的,是老子西出函谷留下的道德五千言:

《道德经》

苏格拉底在西方,与孔子在东方地位相当。

历史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学问,回来后三天都没有说话。他的弟子奇怪为什么,孔子回答:“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道德经》在16世纪,才被翻译出去,到了现代,居然有数百上千种译本!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过,世界文化名著销量最多的第一是《圣经》,第二是《道德经》。

哪怕是疯狂的哲学家尼采,曾说“我就是太阳,不会索取,只是给予。”也称赞《道德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马克思、黑格尔、托尔斯泰、莱布尼茨、叔本华……还有与爱因斯坦引发世纪辩论的玻尔,都震撼于道德经的智慧。

爱因斯坦书架上,放着一本道德经译本。

苏格拉底,地位与孔子相同的西方古代圣贤,也只有老子才能真正压服这样的贤人——而且做为一名哲学家,更能体悟到,《道德经》蕴含的思想,有多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