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自己脑袋秀逗了。
真想把自己的脑袋砸开看,司礼监哪里把她当姐妹了?
凭借司礼监的性子,应该没有养姐妹的习惯。
所以,他是在养……
温茶已经想不下去了……
等到司礼监买好荷花灯和笔,转身时,柳树下的小姑娘却是不见了。
她没和自己约定那样,在原地等他。
狭长的瞳孔微微收缩了片刻,眼底划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晦涩。
他偏头,挑了一个位置,抬脚走了过去。
温茶提着兔子灯窝在柳树后的阴影里,回想着自己穿越之后做的一系列蠢事,真想把自己揍一顿。
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
司礼监这么大官儿,他给的饭,果然不是好吃的!
她想了一会儿,手脚就有些发冷,站起身,才发现天色已经很暗了,河边上拥挤的人群也散了些,再过不久,灯会也要过去了。
她从柳树后面走出来,想看看司礼监跑哪儿去了。
虽然司礼监可能对她有点超出友谊的关系,但她也不能真把他丢下不是?
她看了一圈,没看到司礼监的影子,就在树下老实巴巴的等着。
等了一会儿,还没看到人,她就有些急了。
正要四处去找找,就在她东张西望时,远处一道黑色的身影,若有所感的回眸,看到树下瘦弱的小姑娘时,目光深了一刻,抬脚便走了过来,脚步很快,可不就是司礼监阁下。
他带着面具,脸上看不出喜怒,不过那双漂亮的眼睛,却是冷的可怕,目光直直的盯着温茶,就浸了霜似得,看得人心惊肉跳。
温茶本能的收回了打招呼的爪子,对着他扬唇一笑,先发制人道:“你去哪儿了?我等你好久,在树下都快睡着了。”
在知道对方已生气,而且找不到原因,至关重要的,就是先发制人,倒打一耙。
上京的花灯会是大周最热闹的时节。
大街小巷,人满为患。
赏灯,猜灯谜,耍狮子,放龙灯这些都是元宵的习俗。
被人牵着从马车上下来后,司礼监抬手给了温茶一个做工精巧的小兔子面具。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这个戴着。”
他的手里也有一个,和温茶的不一样,是个琅琊鬼面,泛着泽泽冷光。
温茶也不问他原因,戴上面具,和他一起走进了喧闹的人群里。
欢欢喜喜的人间景象让人终于从宫闱阴冷的气氛里走出来。
路边上摆满了灯笼和各种小飼,舞龙的,唱大戏的,在路中央引起了诸多欢声笑语。
年轻姑娘们手持灯笼,身着美丽的衣裳,头戴面纱的站在街边,满心切切的遥看着人群,若是在灯会上遇见了中意之人,会毫不吝啬的将手里的花灯当做定情信物,若是年轻的男子也对她有心,回她一支早拿在手里的绢花,事情就成了,若是不乐意,便不要灯也不要花,到此别过。
为了使无心之人少麻烦,每年灯会上都会有贩卖面具的小厮。
小厮手中的面具虽说做的好看,不过温茶却更喜欢司礼监给她的。
走了一路,司礼监给她买了一堆平日里宫中吃不到的零食,两人走到猜灯谜之地,温茶停下来,回头问了声:“要猜灯谜吗?”
只露出一个下巴的司礼监,动了一下嘴角,“你想要哪个?”
温茶回眸,猜灯谜的灯笼很多,每一个灯笼背后都是一个灯谜,只有猜对了谜底之人,付二十铜钱,才可以将花灯带走。
走马灯,荷花灯,鲤鱼灯,还有……兔子灯……
温茶指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回头对司礼监笑了一声,“今天我戴的兔子面具,应该拿兔子灯才对。”
司礼监隔着面具,深邃的目光落在她眼睛上片刻,点了点头。
猜灯谜的小贩眼见司礼监气质不凡,活络的打了招呼后,转头就去拿了那周身红彤彤,灯火明亮的兔子灯。
小贩看了一眼迷题,扭头便笑了。
他提着嗓子,高声道:“客官这道题,您二位若是猜对了,这花灯呀,我就不要钱,白送了。”
哄闹的人群里,他的声音非常亮,其余猜灯谜的人回头看过来,皆是好奇这灯谜有何奇妙之处,那小贩却是把灯谜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