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是大周香火最盛的道观,每年清明,周帝都要在白云观来一场祭天之行。
白云观离此处较近,楚霄在这儿实属正常。
温茶点点头,看向倒地人的眼神就有些复杂了,“这个人——”
“刺客。”
温茶总算明白过来,但她不敢多问,只道:“外面还在下雨,要把刺客带回去吗?”
楚霄没说话,外面忽然传来一道极粗的声音,“楚将军可在里面?”
温茶一愣,只见一身穿盔甲的男子大步而来,动作粗犷,眼角横着一道疤,不是常胜又是谁?
看到温茶,常胜也有些惊讶。
“这位姑娘是——”
温茶张着嘴,呐呐的不知怎么解释。
楚霄放在她肩上的手不动,嘴上却道:“侯府四女。”
侯府四女常胜是知道的,可不就是上京中最喜欢显摆的姑娘吗?
没想到人竟然长得这么好看。
他暗自咋舌,转手却对着温茶拱起了手,态度很是温和,“常胜见过四姑娘。”
这四姑娘一看,就跟老大关系微妙,还是谨慎些好。
“你、你好。”温茶有点受宠若惊,弯腰对他福了福。
娇俏的小姑娘这般有理,让常胜有点不好意思,只看着温茶不说话。
心里却对温茶的身份产生了兴趣,上回在花灯会上遇到的姑娘,似乎也是定远侯府的,算起来还是四姑娘的姐姐,真可谓缘分啊。
楚霄见他跟小姑娘说话,眉头皱起来,“把人带走。”
常胜知道这是他不高兴的表现了,赶紧将人扛起来,不敢再触楚霄的霉头,和温茶打了声招呼,走远了。
花朝节那天,定远侯嫡女殷月嫁给了宰相家大公子宋辞,全上京的达官贵人都送上了贺词,平民百姓将街头围的水泄不通,只为一堵大公子的风采。
“才子配佳人,这才是门当户对,天生一对啊。”
温茶淡然的坐在院中桃花树下喝茶,春蓉却气不过,绕着院子走了好几圈,心里又是把宋辞骂了几百遍。
这大公子,既是不能娶她家姑娘,又为什么要来招惹呢?男子都是这么见异思迁的吗?
花朝节过后第三天,宋辞带着殷月回门了,新媳妇的脸上笑容绵绵,可见在宰相府过得不错。
宋辞也是笑容不断,他对殷月还算满意,眼眸里也是柔情款款。
到厅堂偷看的春蓉见状,对他再无一丝好感,这种朝秦暮楚,勾三搭四的男子,连她们家姑娘一根手指头都配不上。
花朝节过后,是殷兰十四岁的生辰。
侯府是不在意庶女的生辰的,不管是嫡母张氏还是老太太,都没有要表示的意思,不过温茶和殷宁都给殷兰送了东西。
殷宁送的是一身自己缝制的衣裳,温茶女红不行,送了一只玉镯。
殷兰收下东西,三个姑娘跑到上京最负盛名的酒楼吃了顿饭,这生日便算过了。
殷兰十四之后,侯府将她和殷宁的亲事提上了议程,开始绞尽脑汁的帮她选适婚之人。
尤其是老太太,生怕找不到适合的男子,让张氏带了好些男子的帖子来挑选,选出了两个朝中位高权重的官员,想将二人嫁过去做侧室。
在老太太眼里,庶女不需要嫁的多高,只要能给侯府换权势那就够了。
至于殷茶,长得好些,嫁给商贾也不错,总有些想攀上权势的商贾会娶她。
三个庶女却对此一无所知。
清明时节,温茶要上山给钟姨娘上坟,像嫡母说了一声后,就带着春蓉,坐马车回了庄里。
原主母亲钟姨娘是个村女,死前最大的心愿,是把她葬在村里的山上,那儿是她的家乡。
殷宁心似乎也良心发现,答应了她,因此每年原主都会回去给钟姨娘上坟。
四月的天色有些阴,上完坟,烧完纸钱后,就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
温茶坐着马车往回走,走到半路雨势就大的收不住,只好找了个就近的破庙等雨停了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