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幼菱越想越生气,她想打舒安歌耳光,又想起她先前的野蛮行径,于是转了转眼珠,撅着嘴巴看向容小郡王。
“阿盛,她欺负我,你替我报仇。”
听到阿盛两字,舒安歌眸光微闪,之前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接收了原主记忆和剧情提示后,舒安歌就对容郡王这个人非常上心。
容郡王潘盛是大公主唯一的儿子,大公主乃皇后所出,十分得当今陛下宠爱,长子刚满一岁就被封为容郡王,这在所有出嫁公主是独一份。
大公主未出嫁前性情骄纵,出嫁后有皇帝和皇后娘娘做靠山,性子也没见收敛,容小郡王被她养的天不怕地不怕,在京城有混世小魔王的称号。
要不是亲耳听到古幼菱叫身边人阿盛,舒安歌还真不能将她旁边秀美文弱的少年,与混世小魔王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
潘盛宠溺的用手指点了一下古幼菱的眉心,笑着说:“别生气,待会儿待你去看,你之前让工人做的什么水银镜。”
他和古幼菱说话时,亲亲热热,没半点郡王的架子,待目光落到舒安歌身上时,冷冷冰冰好似针芒一般。
“呵,立马跪下给菱儿道歉,自己掌二十次嘴巴。”
“秀儿,怎么了?”
小魔星容郡王当众教训人了,大家都悄悄的将脚步往后撤,只有古文斌神色焦急的围了上来。
“哥,没要紧事儿,咱们买了东西就走吧。”
有容郡王撑腰,古幼菱胆子大了许多,她轻蔑的瞥了古文斌腿一眼,恶意嘲讽到:“小瘸子腿好了,还不安分在家待着,再被人打断腿可就蹦跶不起来了。”
上次古幼菱表哥教训了古文斌,结果她被爹爹训了一通,表哥也被舅舅禁足了,这让她十分不忿。
不就是一个解元,放在现代撑死了也就是一个省状元,她爹爹当年还是全国第二呢。
解元每三年就有十几个,深得皇上皇后喜欢的郡王可没几个,古幼菱不怀好意的看着舒安歌兄妹俩,盼着容郡王下手能重些。
春闱快到了,各地赴京赶考的学子们多如星火,茶楼书坊中书生模样打扮的人也多了起来。
往年春闱出过状元的客栈,生意红红火火,好像住在状元曾经住过的地方,就能考上状元一样。
文人墨客多风流,每到春闱前后,京城中就会流传出几段才子佳人的闲谈来。
这时还不是最热闹的,殿试出来后,榜下捉婿的文雅风流最为人称道。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榜下捉婿,都是文雅浪漫的。例如当年被点为探花郎后,被翰林学士看上收做女婿的探花郎。
古文斌没心思参加各种文会,他一门心思想考个状元会来,让娘亲和妹妹能为他骄傲。
“哥,我们到书院街看看吧,那里旧书肆多,兴许能淘到一些孤本书籍。”
舒安歌梳着双螺髻,穿着绣着绿柳的鹅黄色袄裙,与古文斌一起在逛着各大书坊,寻找有用的书籍。
她一门心思挑医书,古文斌则在挑一些有助于科举的经典文论。
“妹妹说的是,我们一起到旧书肆找找,或许能有意外之喜。”
舒安歌花了大半年时间,让叶娘子和古文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她通过孤本医经成为远近闻名小神医,并且靠此赚了不少银钱的事儿。
为避免叶娘子胡思乱想,舒安歌没透露她手头银钱的具体数字。
舒安歌盘算着,等春闱过货,她就拿钱将他们现在住的宅子买下来,在京城也算有个安身的地方。
兄妹俩聊着天,一路走到书院街,兴致勃勃的从街口第一家书坊逛了起来。
书院街之所以叫书院街,是因为周围有两家远近闻名的书院,在此念书的学生很多,所以书市很是繁荣。
古文斌和舒安歌是亲兄妹,容貌有几分相似,一个赛一个清雅秀丽,吸引了不少目光。
“翰香阁到了,这里不仅书多,笔墨纸砚质量也很好,顺便买一些上好的宣纸吧。”
舒安歌指着不远处一家小楼,笑语盈盈的建议,古文斌点头应到:“还是妹妹细心,你平时写药方的纸也该买些了。”
在街上时,古文斌时时照顾着妹妹,进了翰香阁后后,他被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眼睛眨眼也不眨的翻着各色书籍,动作十分轻柔,生怕将书弄破或者弄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