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八十年代炮灰翻身记4

近看,他黑眼圈十分明显,唇色白的吓人,舒安歌手摸到的地方滚烫滚烫的。

“你发烧了?”

舒安歌皱着眉头问了一句,那人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虚弱的说了声:“谢谢你,女同志,我……我还好。”

这人真当自己是铁打了,这要是叫还好,那躺在病床上的人都能爬起来跳迪斯科了。

“你发烧了,不能干活了,先到地头休息,等割完水稻我把你送回去。”

舒安歌说着话,不由分说弯腰将对方背起,一步一步的朝地头走去。

这一幕落到众人眼里,大家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宋小玲心里埋怨着柳美珍傻,她跟坏分子扯上关系,他们这群知青也跟着被连累。

石水村很穷,但民风还算淳朴,有王爱民那样的坏人,也有很多好人。

舒安歌将发烧的“坏”分子背到地头,自己又拿着镰刀下地继续干活了。

蔡国庆靠在石头上,脑袋冷一阵热一阵儿的,满是泥泞的湿衣服贴着身体,困着他的手脚,让他动弹手指的力气都没了。

他这两天带病干活,没看医生也没吃药,身子骨本来就弱,今天下地时,每一脚都像重若千钧,最后到底没撑下去。

蔡国庆吃力的睁着眼睛,想要寻找刚才帮助他的善良女同志,酸涩的眼睛浑浊蒙在眼球上的水雾,朦胧了他的视线。

舒安歌说到做到,忙完了自己的活后,就开始替蔡国庆收割水稻了。

见她这样,宋小玲恨铁不成钢的走到她身旁,拉着她的胳膊将薄薄的两片嘴巴凑近:“柳知青,你咋能替他干活呢!他可是坏分子,必须接受劳动的教育!”

舒安歌不着痕迹的甩开宋小玲的胳膊,淡淡回了句:“他跟我爸爸年纪一样大小,我看着不忍心。”

“你啊你,你这样会给咱知青形象抹黑的!”

宋小玲唾沫横飞的劝舒安歌,又给了个建议:“你活干完的早,不如替我干一点儿,咱们两个可是好姐妹。”

这知青姓宋,是苏城来的,刚来时水灵灵的胳膊细的像莲藕似的,一张圆圆的脸庞白的招人。

虽然不如原主五官好看,但在石水村儿也算是城里飞进来的金凤凰。

但现在,她腿粗了腰细了,一张白皙柔嫩的手变得黝黑粗壮,上面还长了茧子。

农村真是一个改造人的好地方,百灵鸟也能给改造成小麻雀。

秧田里,大家都在埋头干活,宋知青的抱怨没掀起什么波澜。

宋小玲偷懒站了一会儿,眼看着大家都往前冲了,自己落的越来越远。

她又考虑到这活儿摊派给她的,干不完别人走了她还得在地里插秧,于是又动了起来。

舒安歌不紧不慢的干着活,动作十分麻溜,地里有泥鳅还有蚂蟥,冷不丁一脚踩上去,滑溜溜的让人心里发毛。

泥鳅还好,见人就远远避开,蚂蟥见肉就钻,人一时半会儿还发现不了。

等发现蚂蟥时,它已经身子钻到肉里吸了好一会儿血了。

舒安歌一边插秧,一边盯着脚下地,遇到蚂蟥时,两根手指轻轻一夹,直接扔到了没人的地方。

稻田里还有一些巴掌大小的小鱼儿,比泥鳅还怕人,舒安歌瞧着这些小鱼,馋虫立马被勾起来了。

不是她嘴馋,谁天天清汤寡水的,种着水稻却连大米也吃不上几粒,也会馋的心里发慌。

好不容易插秧结束了,辛苦劳作一天,男的能分到十到十二个工分,女劳动力最多也就能分到八个。

吃大锅饭的时候,越耗力气的劳动工分越高,所以女的就吃亏在这儿。

插秧时,舒安歌不忘练手上功夫,别人都是耐着性质一棵棵的插秧,她趁人不注意,直接扔暗器似的扔出去几棵。

舒安歌力气大准头好,秧苗稳稳插到地里,她干活速度也就比别人快上许多了。

省下来的时间,舒安歌会给平时关系好的村民或者知青搭把手,但也不会多做多久。

意思到就行了,升米恩斗米丑,她也没献身义务劳动的思想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