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开始,国有企业改制,掀起了下岗潮,不少人铁饭碗被打破。
聂绍珍提心吊胆了许多年,好歹夫妻俩都保住了工作。
现在丈夫突然提议让她买断工龄,聂绍珍第一反应就是反对:“买断工龄后,我去哪儿找工作?同兴的病,几万块未必能治好。”
“可你要是不买断工龄,就只能我买断工龄了。孩子们也都大了,你离职了还能带带孩子,我一个男子汉,离职了能干什么?”
唐金才试图说服聂绍珍,她皱着眉头低下了头喃喃到:“让我想想,好好考虑一下。”
“对了,医院那边建议给同行做肾移植手术。我想着咱们四口人,都做了个配型手术,万一符合移植条件呢?’
唐金才温言细语的劝妻子,紧张的等待她的回应。
肾移植是大事儿,他怕妻子不同意,毕竟同行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亚楠就不用做了吧,她年纪还小,芳菲也不用做,咱老两口做一下就行了。”
“多一个人多一份希望,我下个月就让芳菲回来做肾移植配型手术。”
唐金才自然不舍得让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的大女儿,将肾脏移植给儿子。
听人说,少一个肾脏,人会变得格外虚弱,还非常容易生病。
芳菲前途广阔,他不想让她做出这样打的牺牲。
但要是只让小女儿做配型,老婆肯定不乐意,所以唐金才才打电话让大女儿回来的。
“唉,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聂绍珍没拒绝,但私心里,还是不想小女儿移植肾脏给继子的。
亚楠年纪那么小,她不舍得她遭这个罪。
朝气蓬勃像花儿一样的女孩子,到哪儿都招人喜欢。
孔雪飞只有一个弟弟,没有亲姐妹,唐亚楠在他眼里,就像一个可爱俏皮的邻家小妹妹。
“恭喜,按照这个成绩保持下,你可以轻松考上心仪大学啦。”
“啊,我也这么想,只有考上像姐姐一样好的大学,家里才会愿意放我去读书。”
两人聊着天,走到了食堂,孔雪飞也因为难得的缘分,对舒安歌十分照顾。
舒安歌入学大半个月后,唐金才从老婆那儿,知道了小闺女儿到三中复读的事儿。
他心里窝着火,没听聂绍珍把话说完,恶声恶气的说:“同兴还在医院住着,医药费还没着落,你又把亚楠送到学校造钱。她要是块读书的料子,去年就不会落榜了!”
唐金才脾气冲,话说的也难听。
聂绍珍手里拿着闺女的成绩单,急了眼:“老唐,你别着急,你听我说。咱们亚楠在家学了半年多,成绩提升了许多,你看这是她的成绩单,她入学测试考了理科全年级第二!”
女儿成绩好,当爸妈的面上也有光。
聂绍珍自己当年错过了上大学的机遇,现在女儿有了希望,她还是很盼着她能考上大学的。
“三中能跟一中比么,再说就她的成绩,哪儿能考到全年级第二,你别被她糊弄了。”
在唐金才印象中,小女儿喜欢打扮,脾气火辣辣的,一点儿也不像大女儿那样懂事聪明。
“老唐,你这话说的就不对,咱家亚楠怎么就不能考出好成绩了。”
聂绍珍努力维护自己闺女,唐金才大口大口的抽着烟,屋子里不一会儿就烟雾缭绕。
“让亚楠回来,家里正是用人的时候,不要让她在外面胡闹花钱。你去学校问问,学费和书杂费能退多少是多少。”
唐金才就一个儿子,儿子治病需要钱,他现在急的眉毛上火,不想多花半点冤枉钱。
聂绍珍一直知道丈夫偏心,但她觉得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