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柳涧村常雨伯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041 字 2024-05-17

这位常雨伯就因为自打年少时就不喜劳作,而独对一些民间小手艺,或现有的农具改造拥有浓厚兴致。

于是在某一日被家人因其在耕种时偷奸耍滑而打骂,正巧让李家祖上看到,了解详情后也是一时善心大发,就随意的指派给常雨伯一处破落的造纸作坊,交代给他发挥兴趣。

不料想这人极为聪明,很快就琢磨出自己的一套古代造纸传统工艺的改良,生产出来的纸张倒也相比寻常物更白净些,于是才在柳涧村因他而建立起来如今的正规小作坊。

历经几十年的经验摸索,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现在的造纸作坊已具有一直延续下来的纯手工操作流程,整个生产过程前后要已具备完整的72道工序。

期间这家小作坊日渐有名而从不愁销路,倒也垄断了就近几十个乡镇的寻常抵挡用纸,只是因规模一直不大,一直以来主要用户大多都是当地和周边的农民、小商户,因此造纸作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点。

但也有极少一部分精致纸张被李家全部收购了,而作坊因为学徒者无需有文化,只要勤学就行,目前经营规模虽不见得多么庞大,却也足够柳涧村几十口青壮年农闲时的额外收入了。

李家之所以没在意作坊的再发展,原因就是常雨伯固执的不肯扩大再经营,造纸污染危害极大,因废水排放而造成的水污染还是相当可怕的,他执意不肯将柳涧村的一汪池塘就此破坏了。

李之若想在此基础上扩大作坊规模,就需另行开掘出连通池塘几百米外的小清河,那条小清河可不似它的名字那样是那种小溪流,而是最终汇往贯穿整个长安城的渭河。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至渭南潼关县汇入黄河,干流充沛汹涌,是引走废水排放水污染的绝佳途径。

这样一来,就不会因造纸作坊的规模扩大,而造成柳涧村一带环境污染与危害,甚至会改变原先的部分污染现状。

在他引领着李家三十几名壮汉,开始剥皮抽集青檀皮不久后,另行招引的常雨伯,也急匆匆的领着几人来到。

见过了礼,常雨伯对李之这个今后的主家显然早有了解:“小侯爷,不是我欺你年幼,而是早在老侯爷在世时就有了决断,断然不会因为利益而做出有损柳涧村的事情来!”

相对于他的身份,可以说对小侯爷这个李家家主大为不敬了,语气里的不客气也显得格外生硬。

李之不在乎他的态度,反而因为此人敢于表露心迹而感到值得相托:“常雨伯,我知道认识你的人都这样称呼你,甚至我的父亲也是,也就不额外另有尊称了!老人家先别着急,关于环境污染以及危害我另有打算,你且听我慢慢道来可好?”

于是,在众人忙碌的时刻,小侯爷引他席地而坐,详细把自己的打算一一讲述一遍,其间过程,可以清晰看出来此人对他的态度变化。

在听到关于未来宣纸更先进的工艺简介后,常雨伯就再也无法淡定下来。

他那深锁的眉毛,和被利刃似的寒风辙过的脸,也不复没有一丝表情的冷漠,而是由因为几分激奋与疑惑参半的巨大波动替代了。

“小侯爷哪里来的先进工艺,全都是我一辈子闻所未闻的稀奇方法,我几乎已能预见到相比硬黄纸更质高一等的精致纸张的诞生,如果一经试制成功,会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了!”

他的手此时已激烈地抖动起来,略显老态的脸本像一张黄纸,因为激动而充满血色,连带着话音也出现了抖颤。

“老人家,你说的没错,这会是个骇人听闻的重大纸业开发成果!而且我们今后的造纸作坊要和临淮郡王府合作,有了他们的加入,你说另行开凿出一条通往小清河乃至渭水的沟渠还是妄谈?”

“临淮郡王府?我的老天,那一家就是买下我们整个奉邬县,也不会有什么不可能!”

“所以我把你请来,就是提前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顺便探查一下你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这份重担,毕竟将来的李记正清文绮堂宣纸业,会是只出精品的极高档宣纸坊,不会再是原来的纯手工小作坊。”

“小侯爷,虽然我文化低,身份、人际贫瘠,但好在有几十年造纸作坊的经验,以及强烈兴趣癖好,已经和造纸形成不可剥离的浓厚感情!我可以不需要更多薪金报酬和生产主导权,只求主人能够容留下人参与到正清文绮堂宣纸开发当中去!”

此时的常雨伯神情格外地紧张,双手局促得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手心冒着冷汗,使得他不时在占满了碱渍的大腿上蹭一把。

“常雨伯,你可知道一旦宣纸制造出来,就会具有跨时代意义?因此而产生的严峻生存状态也会随即生成,各方势力的觊觎心接踵而至,核心工艺涉及人员自然会面对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你有能力做到力保工艺机密不至外传?”

尽管不远处下人们的工作,引来无休止的诸般嘈杂,李之却依旧能体味到在常雨伯的心理世界里,时间好像停留在那一秒似地,仿佛让周围空气仿佛都凝固着,几乎能清楚地听到了这位老人的心跳声。

常雨伯脸上肌肉绷得紧紧的,好似冻住了一般,表情像被控制住的机器人一样,晃都不敢晃一下。紧锁眉头,嘴角往下,像极了要哭了一样的惊惧表情,令面部肌肉不规律的蠕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