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郡主连夜赶来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049 字 2024-05-17

李之很庆幸自己服装的时代特色,并非那种带来诸多不便的大袖翩翩衫子,相对胡服化的幞头袍衫已为时尚。

不过那种宽大袍服的用途还是非常广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礼见宴会均需穿着,甚至将其用作朝服。

清绮郡主的礼物让小侯爷好一阵开心,但尽管心里因为极喜爱却不能就此穿戴上,待得情绪稍平,就一头投入到新产品研制当中。

制纸工艺流程一点也不简单,前面的一系列晾干、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工序并不复杂。

关键是筛除杂质、打浆,进而搅拌分离纤维,再行加入特殊研制出来的比例稀释剂就是最关键一步,也是需要避开闲杂人等的时候。

接下来马上进行的捞纸同样不容有失,那时已经在两天后的晚间,常雨伯亲自带人到李家大院,取来七叔这几天不停编织的纸帘。

纸帘是柳涧村及周边一些山上产的一种苦竹,长者可达二丈有余,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

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捞纸用帘的编织好坏能直接决定宣纸质量的优劣。

让李之倍感惊喜的是清绮郡主也一同跟了来,在他爽约了前一天的晚饭,郡主府公主就预感到了宣纸的进展正处关键时候,很是理解的没有前来影响爱人。

今日晚间可不一样了,在得知最后的几道工序后就可见到宣纸面目,她终于还是忍不住跑来了。

“七叔没有因为赶制这些纸帘而导致精神溃颓吧?”由于李之一身污渍布满全身,仅是向清绮郡主回以笑意,小丫头也深刻体会到此刻的紧张气氛,只是远远站立着,并没有凑上来添乱。

常雨伯见他问起,笑着摇头,“七叔说你给他配置的药剂极为对症,不仅抑制住了体内各种虚败,竟是神奇的令他体内生机重燃!这二十几架纸帘就是他借助于李家家丁帮衬下,连续两天两夜完成,由于时间紧迫,也只有龟纹、单丝路、双丝路三种,其他品类会在七天内完成。”

“辛苦老人家了!郡主,记得日后提醒我,给李家大院所有主动参与的下人们施以嘉奖,老爷子那里十两纹银予以重奖!”

听到李之的话,人群外的清绮郡主含笑点着头,围观的十几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等奖励可是他们加起来两年的总收入了。

李之嘴里默念着,这人倒也识趣得紧,有他在身边,基本安全保证不说,主要还是有了位可以放心使唤的身边人。

打开包裹,里面是蚕丝纤维编织的一方手帕,上面居然绣着我的正文字号,两只算不得精细的鸳鸯,交颈游浮在一片水纹之上。

手帕里夹裹着一封书信,另有织锦缎面料男式圆领、窄袖、紧身的襕袍襕衫、幞头纱帽一整套。

袍衫上面绣有精致的鸟、草图案,与规整金银丝线纹饰结合,不仅凸显出唐装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使这一套唐装更显得挺括。

唐朝是历朝历代公认的开放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思想,还是物质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那段时期由于西风东渐,国人着装日益趋向多元化,唐朝的男子大多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使人惊异的是,须眉男儿除了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外,他们对姿容的注意亦不在女子之下,才修炼得那般俊美飘逸。

现世年轻人不缺少喜着女装之人,涂唇,熏香样样照来,有点臭美有点闷骚,相比较而言,男子着女装的风潮之下,却是妇女喜欢着男装,“妇人为丈夫之相,丈夫为妇人之饰”是很平常之事。

而且,唐代男女着装混穿的现象还影响了亚洲其他国家,比如奈良时代的日本就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服装中出现了男着女装和女着男装的社会风习。

《万叶集》记载大行天皇幸临吉野官时就有借用女装之事,有歌云“宇治间,山朝风寒之旅尔,师手衣应借表妹毛,有勿久尔”为证。

其实在大行天皇、文武天皇时,男女服装互换还不只限于上衣,有时候连贴身内衣也要借着穿,这种着装就是中国唐代的最潮流反映。

因而在唐朝,妇女穿着男装是种时尚,女装男性化也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

相对应的,男子低档、紧身服饰也就此流行,这种更多借鉴于胡服的流行潮式,远比前后历朝历代男人服饰更符合小侯爷这位后世穿越之人。

他解开那封书信折叠,清绮郡主一手娟秀遒劲、垂画纤长的女体书法就出现在眼前,与寻常书法不同,其中多出了种仙娥弄影般的胭脂气息。

细读之下才得知,原来那一方手帕就是清绮郡主一上午现学现卖织就的,当时郡王府别院里正组织起当地纺织者编织羊绒丝线,另有手工艺者教她纹绣花鸟纹饰。

那时候的手帕,不同于后来外藩泊来的印花棉单纱织制成的细薄织物,而是裁自完整面料的方形绢料,纹绣花鸟纹饰也是后来的双面绣雏形,真正地双面绣始于宋代,唐朝在同一绣制过程中,能够绣出正反两面图像,图案同样也算是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