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前方密林路段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2899 字 2024-05-17

眼里闪过一缕不悦,小郡主再次转回来已一脸笑意:“正文哥哥,在我以为,今日一行路途最重要的是你,父王之所以有如此安排,就是将你与我的重要性视同等若!那张管家已经看在眼里,半路上再有所更改,只会引起他们怀疑!而且夏婆婆说的没错,刺杀李姓氏族后人的确是灭满门重罪,若我估计的没错,真有埋伏的话,他们会事先布置出一场戏,来引着你的露面,直到确定你我真是位置才好有针对性下手,到那时你再出现不迟!”

俟老六此时接道:“郡主小姐说得不错,便是火矢暗袭,其目的也仅是逼迫小侯爷显出身形,断然不会连马车内的郡主也一同伤害了!”

夏婆婆及时调整过来心态,“我不认为会有车祸一类的阻拦车队架势,也仅有火矢暗袭一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安全隐身而退,那些杀手更怕暴露出身迹!”

李之心下暗自咒骂,刚刚重生过来,就面临来杀身之祸,看来这一辈子比之前世更加凶险,他之前所做猜想有些想当然了,如今年代喻之以步步杀机,那是半点也不为过。

不过倒也没有多少恐惧,他身携作弊手段苟且偷生前来,先知先觉是最大长处,若再不能拥有保得自身周全能力,也谈不上今后有何大的发展了。

“既然如此,就照计行事吧,别因我的插嘴令所有安全措施变动!”

李之心知肚明,无论夏婆婆亦或是俟老六,必然会具有超绝身手,早上听小郡主说过,他们几人近二十年里不曾在郡王府公然现身,此时齐齐派将出来,显然就是预备着使用在关键当口。

有他二人在,再加上自己偶然间看到的老刘头越墙翻出,必然还会有其他应对手段,他和清绮郡主的安全足以保证。

来到第一驾马车山,里面情形不由得让李之嘿然生笑,原因无他,满满的都是些包裹家什,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两个大活人再塞入其中,我们之间就会更紧密了。

清绮郡主在他身后狠掐了一把,她当然知道身边男人嘴里的笑意来由,微微侧头瞥了眼正要翻身上车的俟老六,那意思是说:有人在呢,心里得意也别太过明目张胆,车厢与马车夫也仅有一张布帘之隔。

等到车子再次启动,车厢内的拥挤,使得他们二人需要半仰在一片绵软上,而且身旁的清绮郡主触手可及,随着车子随路上颠簸而晃动不停,索性小侯爷一把就将她圈在了怀里。

嗅着满鼻的幽香,感受到小郡主火辣辣的滚烫俏脸温度,他转过头去,入眼是螓首深埋后的一截雪白玉颈显露,其上有丝丝泛红,更显她的娇嫩肌肤莹润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李之不敢伏在她耳边说些情话,毕竟短短路程不知要遭遇什么,那时她再羞红着脸面对众人,且不论脸面如何收拾,事关清名贞洁可是个巨大问题。

无论七叔还是常雨伯,因为宣纸的出现,势必会引起纸业先知先觉者争抢挖人,虽然临淮郡王是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但可说不定哪一大型纸坊背后是皇族在主导。

这二人早得到主家的嘱咐,在小侯爷未从长安城返回前不会公然露面,就是为了防范张管家这一类内奸泄露详情出去。

本来李之还打算另派人手严加看护,是俟老六阻止了他,他在这方面已有了防范措施,若张管家有所行动,正好籍此拿下此人。

“小侯爷放心就是,李家大院有我在,不会出现什么疏漏!”

显然李之刻意点出的关注方向未对他有所防备,张管家没从其中看出什么来,信誓旦旦的应着。

启程驶离李家,乡间土路的颠簸中,李之所在的马车窗帘偶有掀动,已经注意到李家大院某一处角落里,那位口不能言的老刘头在墙头一晃而过。

清绮郡主所在的小院是李家禁区,倒也不怕有人察觉是否有人离开。

相对狭小空间是马车摆脱不了的弊端,也许只有皇帝的仪仗用车,才会具有真正地宽敞适宜。

因为唐朝时候官员和人们出行还没流行坐轿子,习惯坐车,加上那时人口成分复杂,有许多胡人,他们不习惯坐轿子,习惯坐马车、牛车。

而且那时的富豪商贾、达官贵人以多匹马拉的华丽马车为荣,所以街道比较宽,在长安城近郊奉邬县,已经能感受到官道路面的宽阔。

但毕竟车太麻烦,而骑马就方便多了,再加上天子脚下,再是势高权重,也不敢将自己的座驾马车布置得高过了皇帝的仪仗用车,因而只要不是跨地域远行,人们基本上都是骑马而很少乘车。

唐高宗是个很有开创性格的人,不拘古礼,以实用方便为尚。他到长安南郊参加大典,乘车而去,骑马而返,其后便以骑马为常,而皇帝仪仗用车基本上都成了摆设。

皇帝如此,百官效仿,很快便影响到整个社会,贵贱所通,鞍马而已,就是它的来源去处。

不但男人骑马,女人也多有骑马者。先是宫人骑马,外面的士庶女性跟着仿效,最后,无论宫内宫外,无论尊卑,都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