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早朝大明宫》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635 字 2024-05-17

“嘁!换做是我,也有把握进入,长安城命题早就被前隋用滥了,几乎到处可见相关诗文,又有什么难的?”她语气里颇有不屑。

“瑜然在文字上可是心气极高,虽自诩写不出你所做几篇惊世名作,但她文字功底也相当了得!”清绮乐道。

“这样说来,第二轮午时时分就可结束,我们那时候就可以开门迎客了?”庞啼问及。

“还真是,啼儿倒是提醒了我,很有可能午时之际就能移作他处,我们的人需要提前进行午餐,以免到时候腾不出时间来!”李之望向清绮。

清绮点点头,“我这就找人通知一下封行。”

谁知被招呼过来的春柔笑曰:“封总管早就安排人去了,甚至他自己也跟了去找东市门吏,毕竟围观者众,没有他们带路,还是很难挤出去的!”

李之大赞,“我越来越发现封行此人了不得,封家管事传统他继承得很全面,而且遇事不着慌,相当沉稳!清绮,下一步我打算将他调到你手下,就暂时给他一个正清文绮堂大总管一职,主要负责打理迎来送往以及各方协调,月俸十两纹银,你看可好?”

清绮很是赞同:“十两纹银,与他爷爷封师爷也差不多少了!我们正清文绮堂今后发展不会小了郡王府,这职位与他收入还是相宜的!而且我与瑜然到底是女人家,有些事情还必须有这样人物在!不过,奉邬县两大厂子也需要类似人物,你打算要谁来接任?”

“按说刘师爷有此能力,但掌柜上同样缺不了他,而且他年岁也大了,可不能来回奔波。清绮,你可有合适人选?”

“依我看羽灵姨最合适!只是她显然也分不开身,常雨伯更没有再多精力,这个人选还真是不好找。不然让我父王想想办法?”

“郡王府不宜更多参与其中,并非将会与我不一条心,而是其他股东会有看法,乘机安插他们的人就麻烦了!我看封行与常雨伯各分担一些,比如常雨伯负责纸业,封行负责服饰,反正在你这里也要不停往奉邬县里跑,等有合适人选再说吧!”

“也只有如此了。不对,还有一人我们忘了,刑大头邢叔,就是杨叔身边那人,曾与你有过接触!”

李之眼前一亮,刑大头是杨高澹身边另一嫡系,就像是俟老六,身上也有一定功夫,虽比夏婆婆无人低很多,但较之李怿也不差多少。

“我记得他早先被派在你身边,怎地杨先生消失,他也跟着不见了踪影,我还以为跟着杨先生去了!”

“其实他一直都在别院里,当时为防止张总管有所行动,他就被安排进别院护院。后来本打算放他回来,但吴叔得到李家与别院合在一起消息,认为邢叔继续混迹其中,可能会发现几位张管家一方人,因而他一直处于我们察觉不到的暗处。”

“那就他了,邢叔此人我也知道些,况且能被杨叔视为嫡系者,品性差不了!”

人选暂时就这样定下来,几人交流之时,另有几位世家女尝试着走上前来欲要结识李之,被清绮招手请了来,逐一介绍。

此时李之已然就座,研墨忝笔间,心中已有主意。

他属意贾至那一首《早朝大明宫》: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既然唐高宗有意彰显大唐文人地位千古罕见,更要藉此来弘扬治下繁荣昌盛,文教复兴,国泰民安之天下大治盛景,他当然要选择有歌颂意味诗文,那些什么消极遁世思想,逃避现实消极,刻意凸显政治斗争,封建政治某些阴暗面,追求闲适生活道路一类词句,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列。

当然择此歌功颂德应制诗,即会有阿谀奉承唱颂宣扬之嫌,但李之并不看重后世人如何评价,来自于后世的他,更习惯于面对现实。

此诗语言内亦多陈词套语,却不枯燥乏味,政治色彩很浓,是描写百官上朝场面的一首作品。

这首诗一大特点是,全文用比较贴切文字描写场面,虽说用到一些褒义修辞,但是却没有刻意描绘早朝大明宫这个场面,用字很集中,并没有用更多题外思索字眼。

说白了,此诗就是意境上苍白,虽然有词藻堆叠,可是还是落在俗套里。不过因场面过于宏大,又极为应景,将皇宫豪华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不正是符合高宗心意之作?

政治色彩浓厚之诗,通常因为要表达主观上尊重及客观上严肃,写出来个性不突出在所难免,远远不如批评起时事来,可以酣畅淋漓得加进自己感情。

写一个宫廷生活场面,就是为了让后人铭记此时长安城现状,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恢弘而威严场面,从侧面让人了解大治盛景,写得如此直白,就是用来弘扬高宗治下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李之不在意旁人心中暗叹自己不能免俗观点,他本身最大符号就是一个最求利益商人,只著意进入第二轮,才能在下一命题上找回自如发挥才情机会。

实际上,历代诗词大家,大部分都写过此类应景媚俗诗句,便是诗仙李白《清平调》三首,就是在他在长安供奉翰林之际,唐玄宗与杨玉环兴趣盎然欣赏牡丹花时命他所作。

与李白奉诏而作歌咏宫廷艳体诗类似,李之此诗也一样是亦步亦趋的小心谨慎之作,懂得应景是根本生存之道,可不是他可以彰显个性之时。

而且无论唐、宋,可不是讲求民主,批评起时事来,可以酣畅淋漓得加进自己感情的年代,一旦如此,就会被人另眼相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诗文他是满意了,但自己下笔之时,心情就登时黯淡下来,无奈仅略超于实际年龄的书法技艺,实在令他难以下笔。

某一刻,就在神情踌躇之际,他突发奇想,悄悄将一缕真气灌注于执笔右手,默默念动经络强体术,竭力将书法意境与手掌相连,点画、意到、笔随果然具有巨大不同。

随着他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笔画、结构一气挥出,字意已尽浸其中,不能说神韵可征,却也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达,较之自己之前真实笔意可是数倍提升。

强按捺下心中狂喜,他下笔更是犹如有神,几行行楷下来,布白精密,结体紧凑,圆转连带更自然很多,倒算得直曲方圆,收放有度,但匀称呼应有余,却也多出了一种过分强调楷化的僵化呆板,应该就是却乏自身独有字意理解的原因了。

不过,一旦拥有了自己的字意精髓,就会是一代书法大家了,能写到这种程度,却也恰到好处,再有突破,未免有愈加惊世骇俗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