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军工发展趋势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772 字 2024-05-17

好一阵叮叮当当大作之后,第一把唐刀出行就锻打出来,对于研磨,江山就较李之更富有经验了,于是他亲自动手磨砺,李之则交代一众军士在旁围观学习。

此际他已经满身大汗淋漓,清绮三女跑上来好一番擦拭,好在之前李之早已脱得只剩一身内衬衣物,望见半敞开着的健硕,庞啼不忘了伸指戳来戳去。

临淮郡王轻咳一声来到,“正文,关铭可能稍后回代表兵部前来与你协商,一旦新型唐刀打造完美,或许又是一大功绩,其意义不亚于火药啊!”

“昉化兄怎地没来?”此人即为南江王三代长子,兵部尚书李奇李昉化,李之与其关系紧密。

“还不是需要处理柳涧村纸厂一事?有人妄自调动奉邬县域,而据那三位广东客商交代,广东节度使官李寅又牵扯在内,甚至交代出半途截获计划!李尚书需要办理此事,此次不仅是那位李寅,一路沿途还有两湖部分驻军大小统领也被牵涉进来!”

“看来我们之前推论无错,李寅果然胆大妄为,居然如此不加掩饰的大张旗鼓!”

“那是他以为长安城有人撑腰,而且他本人天高皇帝远,就是败露了也无关紧要!却不知,柳涧村纸厂名义上可是挂着官办招牌,仅是意图阻拦、破坏宣纸内供一条罪名,就足够拉他下马,况且此事还事关长安城经济商业特区,你的尚方剑不就是借由此个理由颁赐下来。”

“不仅是他,参与策划此事者同样过于自以为是了,只要圣上还在位一天,长安城地界就不是他们所能动歪脑筋的。一群愚昧的家伙!”

“或许并不尽然,之前你不是还以为,洛阳一方频频动用试探手段,也许此事也是那边传递过来的探试之举!”

“不会有假的,不然这些人不会这么底气十足,但方案制定严密是一方面,具体实施又是另种状态,还是在于下面一众喽啰太过自大了!”

“关于此类唐刀?”

“我打算先与断崖山那支李氏嫡系军队协作,毕竟当地还有防范更严密军火库存在!唐刀之后,还会有弓弩、弩机、圆盾、重甲车辆,甚至火绳枪。尤其是后者,正式装备之前,需要严格保守秘密,那里无疑是最佳位置!”

临淮郡王很是赞同,“军械是为作战服务,制式是必然,将常备军与辅兵装备差别开来,其他兵工厂着重打造弓弩、圆盾、陌刀、马槊、戎甲就好!”

“普通唐刀也可以,甚至可以考虑目前打造唐刀一方,给那里支援一些有生力量。只要这种新型刀具可以破开盔甲,我想意义的确不可小觑,以后完全可以将相关工艺利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金属战车,我手中可不仅仅只有一种秘方!”

李之拥有不少木质机械原理、机括术一类军事相关知识,仅是一些记忆轮廓,就足够打造出无数远超如今年代技术的军民产品。

为了配合骑兵完成对运动速度快,而路途又远的游牧军队,唐军藩镇军和中央军主力步兵部队的车马机动化,就是他下一步着重关注目标。

唐军当时主要对手是游牧轻骑兵,且是长途出击为主,骑兵轻装化,却另有兵人车马完善战甲备用,战甲与步兵甲型制才会是今后装备发展趋势。

李之的冶炼方式,是采用覆盖木炭进行闷烧,普通燃烧只会让钢铁失碳。

闷烧这种手段,使得一些未燃烧一氧化碳经过反应,最终成了渗碳过程,李之再添加更先进冶炼工艺,来局部补充拉丝板含碳量,再通过淬化提升其强度。

较之古法冶炼和锻造相结合的手工钢材,需要通过反复捶打渗碳来增加强度,先进冶炼工艺才算是真正派上用场,借以提升钢材品质。

以拉丝板作为再淬化效果试炼,仅是李之用来牛刀小试而已,但过程需要复杂而严苛工艺处理,淬冷介质调制就需要他的独家配方。

闷烧完毕,江山也在李之秘密指导下完成独立介质调制,那是一种水、油结合快速冷却液,这里有所需要手工锻制材料一切所需。

在拉丝板反复淬化的同时,李之独自在高炉前炼制钢水,淬化为最基础铁匠技艺,有了提供给江山的温度、火候关键性质数据,再有秘方配置冷却液,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而李之接下来所进行的,就是他冶炼工艺最核心部分,高碳含量是炼钢过程的关键,但控制不好的话,就会成为钢材的软肋。

高碳含量能产生锋利刃口和良好保持性,但是碳在整个混合物中数量几乎是不可控的。

含碳量太低的产物就是熟铁,熟铁太软了无法用于兵器制造;含碳量太高的产物就是铸铁,铸铁又太脆了。如果加工过程有误,钢就变成碳化铁的大铁饼,这是一种脆得令人忍无可忍的铁。

李之这一整套古法冶炼工艺,实际上来自于古天竺古典记载,是他脑子里相关记忆,在后世现代制造工艺冲击下,那等制作工艺在后来已经没有多大用场了。

但它能在那个比唐代还要古老时代,就能把硬度与韧性,两个相互矛盾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能够使刀锋长期保持锋利无比,且达到刚柔兼备、外观华丽的手工锻造至高境界,是目前李之选择它的原因。

此时刀剑工匠为了战争需要而存在,冶金匠师如何控制高碳原料与生俱来脆性,并将原料锻造成战斗中使用武器,无疑是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宝贵冶炼方式。

半个时辰后,江山那里已经完成淬化,有经验的铁匠,仅凭通过铁器敲击,便知效果如何。

在李之同时完成钢水化锭,也将他招过来,手工锻造中,正确的掌钳和打锤,对实现工艺要求和保证同样是最重要一环。

这种工艺从冶炼到锻造,对温度要求都很苛刻,冶炼时温度不得高于一千度,锻造时必须低温,这与中国古传统冷锻极为近似。

一般制作刀剑都在高温下将刀剑敲打成型,钢铁可塑性好,但高温锻造,碳会大量流失,碳结晶也会被破坏,因此低温锻打很难掌握,所需技术,经验,劳力能比其他钢铁要多,成品率却低得多。

故而李之自己亲自掌钳,由江山来打锤,折叠锻打形成焊接型花纹钢,也是古天竺古老锻造中独特秘法,关键就在于掌钳者对于角度、温度、锤击面转换、淬火等等的精准时机掌握。

李之一边忙碌,一边出言给江山逐步解读,他们身边已经围满了观看人众,均是紧张而好奇的静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