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李之便遁入恍似无知无觉的感想与体会当中,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或渐悟或顿悟,或隐藏或彰显,其自身的心境和心力,也在潜移默化般产生一丝丝变化。
此等感悟状态,并非灵魂空虚后的精神堕入虚无,而是真实的朴素无华心神感应其内,梦觉相寻,真妄互见,天地德昭切至,继而连通他心魂波动起伏。
修士修行,其实质就是将修为能量储备的精纯度不断淬炼,与天地间精气无限契合的就是仙人的体内仙元。
次之就是李之目前的体内真元,当然真元意图与天地之气融会,还需要元神凝出后的另行加持。
而元神即为灵魂的生存状态,乃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种心态的集大成。
以目前李之的修为境界,断断不能丝毫带有此类精深寓意气息,只能通过丝丝感悟这样的笨办法,才能得以点点接近。
好在他本身气息已具有部分自然感知能力,就像庞啼天生所具有的对于天地自然的特殊感知,从而使得他此时的感悟,不需元神的更深刻性,也能逐渐融汇其中。
足足耗费了几个时辰,李之倏然挣开双眼,之前那团阴阳图样雾气,在他眼里已变换为通明的光彩乍放,五色混迹其中,转瞬化为一道亮光,遁入李之体内不见。
他的境界气息,也在下一刻豁然驳乱起来,但也转眼渐渐平息,演化为李之的崭新三级宗师境界气息,与他本身气机混为一体。
李之此时心内,并没有几日里境界连续突破的激奋,而是将眼神第一时间投向阴阳玉簟树与蓇蓉草。
原本模糊在一层浓雾里的两株神植,此刻已清晰浮现在眼前,尤其是阴阳玉簟树上微微摇晃的九枚大如拳头的阴阳果,汩汩生发出种莫名奥义,如丝丝心神牵挂,与李之的意念产生睦和的亲切感。
在两株之下土壤里,赫然藏着一块状如浑圆的造化石,丝缕散发着开物造化气息,品质高级到令李之不敢注目。
更有因石蕴天成而凝萃出的深邃天然之气,缭漫于石质满身,如光意晕荡,自造化石上晕荡不止。
见李之点头,孙思邈疾声惊叫道:“好家伙,那叫蓇蓉草,唯有它的出现,阴阳枝才会进化为阴阳玉簟树。这玩意可了不得,传说里阴阳玉簟树为瀛洲神女所化,精魂为草,精血为果实。而蓇蓉草为神女婢女,随主人一同化身为天华地宝,以供给大地与春回之力,辅助天地覆灭后的生机再生。”
“我怎么没听说过此类神话传说?”李之惊奇道。
“《山海经》里也仅有其名号,慢说传说记载,便是关于它的效用也一笔带过。但我从某一古老寺庙中,觅得一神秘苦释尊者所留佛门经典贝叶残余,上面记有此种传说。关于阴阳果效用,喻之以灵佛心顺利回归佛坨金身之药引,另有与天同期的起死还生与长生不老效果。原本我也以为是神化后的虚构之物,但今日在此地见到,就打破了我之前以为。”
李之听得是瞠目结舌,满眼都是难以置信。
此时孙思邈已在接着道:“还有神奇之处,传说记载之后坠着这样几句话:伴生之万年蓇蓉草,乃三山之根,仙家之食,九茎连叶者,元气之精,仙圣之种,食之亦不死不老,于蔓蔓日茂,凝成灵华。我的理解是,蓇蓉草乃传说里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神山独有植物,山上仙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待得长成万年的九茎连叶极致后,已化作元气之精华凝聚神物,吃了同样不死不老。”
不需再多解释,无论阴阳玉簟树,还是蓇蓉草,已属于天材地宝范畴。
不仅前者因阴阳果的生得,阴阳对应乾坤,乃顺承天意的万物资生,实现了万物的化与生道理,成就了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天地万物之道。
易简谓之天下之理得以大乘,换言之,阴阳果已是植物里与天地准的极致长成状态,才会具有起死还生与长生不老效用。
后者能被能力非凡、超脱尘世的仙人当做食物,至少表明其具有仙元能量补给效用,且此株蓇蓉草再经变异进化为九茎连叶状态,业已蜕变如天材地宝等同的天地灵物。
以最极品仙丹对应比较,两者皆为天然纯生,天地精华所凝结之大成,已是任何人为炼制所不能达的,集天下之大成的乾坤灵华结晶。
“传说此二物相伴相生,缺一而不能成就,一千年一开花,一千年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它们是在修真界离开之后才得以生成,虽与我们所猜测的地底地壳变动有何关联还不可知,但至少说明它是此间异变后才显化出来。”
孙思邈的表情丰富,显然还未从极度震撼里回复过来。
“既然此二物仅可诞生于仙界神山环境里,就表明其需要汲取天地精气才得以存活,如今此间莫说什么精气,最普通的灵气都不存在,它们的能源来源出自哪里?难道”
孙思邈挑大指赞扬李之的反应及时,“因此而断定,两神物之外,此间另有神奇之处,譬如大道石、天地灵珠之类的凝萃神物或可存在,这才是我们此行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