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再见巴斯蒂昂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3859 字 2024-05-17

与李之互道问安后,巴斯蒂昂径直来到西域人面前,学着大唐人拱手致礼,一下就让气氛松缓了很多。

弥睿向李之暗挑大指:“别看巴斯蒂昂年轻,很懂得社交技巧的!”

李之问道:“巴斯蒂昂是初来乍到,还是曾经来过多次了?”

“他首次来广州,不过东罗马遣唐特使库尔茨说起过此人,也打探过你,早在我临去泉州前,就依照约定,给库尔茨先生送过信,讲到你将来广州!所以,巴斯蒂昂就急匆匆从天竺赶来了!”

“这小子倒是闲不住,怎地又跑到天竺去了?”

“你讲话可得注意,别总小子小子的,此人在皇室里地位很高,最年轻的亲王,与大唐的皇子地位差不多!”

李之吃了一惊,他还真没想到,看似毫无心机、一脸年轻且极易交往的巴斯蒂昂,居然有这般高贵的爵位。

想是猜念到他心中想法,弥睿悄声道:“但他们国家的皇室亲王级别的有四、五十位。”

李之这才松了口气,“我倒不是惊惧此人地位多高,更多是奇怪如此地位者,居然像个旅行者,喜欢满世界到处游走!”

众人很快坐下来交谈,一阵寒暄后,巴斯蒂昂向着李之笑道:

“在洛阳城采购的那批物件,可是让我大赚了一笔,尤其是鼻烟与小笺纸,简直供不应求啊!李先生,说说看,这一次船上都带了些什么?你可是答应了我,到了我们那里,我有独家销售权限!”

其实此人是在给李之的脸上贴金,实际上是李之需要他来给自己在东罗马帝国打开销路,对方这样说,显然是在照顾自己脸面。

当然了,这忙也不是白帮,李之已经提前送给他十几颗散碎彩钻。

那玩意或许在大唐不如高品质玉石更精贵,但在西方国家却是极有市场,属于高端宝石中的极品。

李之的来那些彩钻很容易,但对于巴斯蒂昂而言,却是当场就被震撼到了。

所以,他对于李之的请求也是尽心尽力,于是,尽管相互间仅有一次见面,但二人间已然形成良好生意伙伴关系。

李之笑答:“除了玉石、成衣,但凡正清文绮堂里有的,我都带来了,另外多出了几十种花色的丝绸!”

“这种果酒没有没?尤其是那种葡萄口味的!”巴斯蒂昂满意之余,手指身前矮桌上的红酒瓶。

不错,正是寻常百姓家里的那种低矮简陋的木桌,此时他们就坐在街边,本就狭小的店内位置,都让给前来就餐的食客了。

李之手掌翻动,就有一瓶葡萄酒出现在面前,引来巴斯蒂昂看似极夸张的惊叫声:“哦买嘎,好神奇的东方神术,李先生可否能教授给我?”

旁边贝正通过翻译给他解释,这是修炼者达到一定境界后才有的能力。

巴斯蒂昂更加感兴趣了:“李先生是修炼者我早有听说,我们国家也有,家族就给我身边配了两位高手,但他们都没有李先生这样的特殊能力。”

李之可不信此人看似天真的低浅认知,却也知道西方人习惯于大惊小怪,即便是更多时候,心理很不以为然。

不过眼前的巴斯蒂昂倒没那些花花肠子,至少在李之初学的识人术里,未曾察知此人再耍些心机。

第二天,李之就投入了市舶使的事务当中。

之前,一直由临时借调来的贡维贡季同先行开展起来,随着各方势力加入的大小官员陆续到位。

再加上于本地调用的一些基层门吏,目前的市舶使,也是个拥有百多人的完整府署了。

不过距离李之心目中的规模还相去甚远,随后他会添加很多具体部门,用来负责各主要港口市舶使的开设。

连续三日的异常忙碌,总算是理顺出一些头绪。

关键还在于贡维的多年坊市的管理经验,具体港务也是如此,无非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做好市场服务工作,疏通商品流通渠道等等。

这些李之也懂一点,但如何啮合各部门间合作关系,对他而言就纯属门外汉了。

莫要小看了那些最底层的大小门吏们,再好的方针政策,总要有人来具体实施不是。

若不能彻底让这些人信服,日后的麻烦事可多了去了。

贡维就极擅长经营这些琐碎人事,而且对于大方向的认知又是条理清楚,于是很快此人就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拥护。

而李之带给他们的只是身份上的高不可攀而已,好在他不在乎这些虚名,倒是乐于贡维帮他承担更多事。

于是乎,三日之后,在市舶使混了个脸熟的李之,终于在是暂时解脱出来,也有了时间陪一众大鼻子皇室人物东游西逛。

秘境内的三位徒弟和其其格,也被释放出来,他们到底还是孩子,再是优秀的环境,若是过于闭塞,也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心理抵抗。

在老祖宗的提醒下,四人才会重归现实人间,几个小家伙可是乐坏了。

至于为何凭空多出来四个小人,客人们并没人刻意探寻,终归小伊本就在广州城出生成长,只要他自己不流露出来,还都以为伊本一直就待在此地。

李之忙碌的三天里,客人们什么也没做,就是每一天睁开眼,就被领着大街小巷的转悠。

并非阿菲法她们图省事,而是连夫人们自己,也被各式各样的食物给诱惑住了,更不要说整日里咖啡、大饼、切片烤肉和糖上浇蜂蜜点心的西域人了。

就像是晚上,还在针对于当日美食探讨的女眷们的说法,广州城居然连一块普通的豆腐干,都能做出几十种吃法,这才是她们每日里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便是马赫迪这帮大人物们,早上一醒来,就自行招呼着随从,赶往克里麦父亲瓦费格所开的那间穆斯林餐馆。

就是因为那里不但能吃到地道的家乡味道,左邻右舍更是聚齐了天南海北的风味小吃,想换换口味,招呼一声,就会有人乐颠颠的主动跑腿。

因而那家小店,居然就成了那些西域人,除住处之外的每日必到之地,使得一向板着脸的曼苏尔,都是半开玩笑地道,下半生生活在此类充实状态里也不错。

小店所在之地,就是城内几条专营小吃一条街的其中之一,像是瓦费格那样的西域人并不在少数。

几天下来,越来越多的同乡都会找了来,与这些大人物们畅谈一番,临来时又会带着自家家里人做的地道家乡伙食。

来客多了,小店内就坐不开,只能在街面上摆上更多桌椅,久而久之,连带着整条街上的生意都好了很多。

二者之间,普通西域人,能满足在自己国家见不到的贵族们的笑脸,贵族们又极享受得到远在异地他乡同胞们的尊崇,相互间各得其所,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