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烤红薯的老太太和钓鱼的老头

待遇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专业还对口,有种……注定的感觉。

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简历,不料很快接到面试通知。

在面试过程中,他三年的“寒窗苦读”得到集体爆发,整个人跟开了挂似的一路过关斩将,前后五轮包括两轮全英文的面试,全部顺利通过,最后一轮面试的那位主面试官直接起身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到岗。

到如今,他已在这所贵族学校工作快两个月,不敢说就此完成草根逆袭走向人生巅峰,但命运的轨迹的确因为那三年的努力发生改变。

今天刚好周五,下午学生们放学之后,顾元骑着他的电动车离开学校去小姨妈家。

在中海工作三年,他一直借住在小姨家,为了能住得心安理得,他平时会主动帮小姨夫做工,主动帮小姨买菜做家务,偶尔还要主动接送和照料一下五岁的小表妹,大家相处下来,还算融洽。

这时外面正下着小雨,顾元骑跨在电动车上戴安全帽。

“顾老师再见!”

忽然旁边传来一道声音,转头看到一个背着蓝书包的小男孩一手牵着妈妈的手,一手朝自己挥舞道别。

“啊再见。”顾元抬手回应,目送母子二人走向一辆白色奥迪。

在青藤国际学校,bba三个品牌的车都比较常见,连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聊天都偶尔会涉及到“我爸开宝马,你爸开什么车”这类直指人心的尖锐话题。

顾元拧动他爱玛电动车的“油门”,冲进蒙蒙的雨雾中。

从青藤到小姨家所住的小区是三十五分钟电动车车程,加上去小区旁边菜市场买菜的时间,满打满算一个小时能到家。

顾元轻车熟路买完菜,又骑车绕一小段路去小区南门口买了两个烤红薯。

那烤红薯的摊主是个老婆婆,据她自己说今年六十五岁,原本儿子媳妇把她从老家接来中海是为方便照顾她,她自己却闲不住,又想给儿子媳妇减轻负担,这才态度坚决地要开这个烤红薯摊。

不过坦白说,她红薯烤得其实很一般,尤其是个头大的,基本都是外面捏着软乎乎的,里面却没烤透。

倒不是说那她有意弄虚作假,主要还是个人精力和装备的问题,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用烧柴烤炉烤出来的红薯,还能对她抱有怎样的要求呢?

好在顾元向来不在意这些细节,坚持照顾老婆婆的生意,毕竟在这座日益寒冷的城市,他暂时能做的,也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

“刚好第100个喽……”

老婆婆望着顾元的背影,语气竟有些意味深长:“难为你啦。”

……

顾元已经进入小区,电动车驶过小区前面那座石拱桥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朝河边那棵老柳树下瞅一眼,不出意料,果然又看到自己的那位忘年钓友,自称“姜太公”的老姜正独坐河畔垂钓。

枯柳微雨,老姜头戴斗笠坐在那里,专注得像一尊石雕。

顾元把电动车停在路边,提着烤红薯走过去。

“天马上黑了,您老还不收竿?”顾元把烤红薯放在老姜脚旁,问道。

“最后一竿。”老姜全神贯注盯着鱼漂,头也不回,“你明天来吗?”

“看明天可下雨吧,”顾元抬头观天,“如果不下雨,我下午来钓一会。”

“嗯。”老姜应一声就不再接话。

顾元也不多打扰,说句“那我先走了”便转身离开。

几分钟后。

终于有鱼咬钩。

只见那鱼漂先是试探性地抖动几下,接着起伏幅度开始变大……

老姜处之泰然,按兵不动,直到鱼漂被完全拉进水中,才从容起竿。

哗啦!

随着水面上的一声响动,一条金黄色的锦鲤被拉出水面。

赫然是一条黄金锦鲤。

那黄金锦鲤悬在空中,拼命地摆动尾部,挣扎不止。

老姜脸上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而是冷声斥道:“演技拙劣!”

顿了一下,又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说不准便不准,退下吧。”

那锦鲤闻声,果然停止挣扎,鱼眼里闪着一丝不甘的光,然后极不情愿地张开嘴巴。

扑通一声。

重新落入河中。

老姜的鱼钩,竟是个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