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面露喜色,手捏法诀将百草园一收而起,身影一晃,又再次消失不见。
之后数日。不时有道人在血湖附近现身,停留不多久,又匆匆离去。
似在察看着什么。
……
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璇玑山,云气氤氲,鹤舞猿啼,恍如人间仙境。
这日。正在山顶木屋修行的璇玑子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数息之后,脸上浮起一层笑意,传音给坐前童子:“开阳,贵客将至,你代为师去山前迎客。”
“谨遵掌教法旨。”
童子一礼,恭敬地退了出去,没过多久,便带着一位身材魁梧,面如朱砂的紫衣中年来到山巅。
“前辈,掌教已在屋中相侯。”
童子言罢,恭敬地退下。
红脸男子也不客气,推门便入,径自在璇玑子的对面坐下,道:“恭喜璇玑道友的衍算之术又有精进,某家还未进璇玑域,就已被道友知晓。当真是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教铁某好生羡慕。”
璇玑子含笑道:“对于贵教的铸鼎术,贫道也眼馋的紧。道友若是有意,贫道愿拿《周天璇玑衍》与道友相换。”
红脸男子打个哈哈,岔开话题,道:“道友有洞察天机之术,想必铁某的来意,道友已经知晓。”
单论价值,两宗的镇教宝典在级别上不相上下。
不过九鼎宗的铸鼎之术门坎浅,相比于衍算之术来说,对修行者的天赋要求要低得多。若说一千个修行者里有一个人有学习铸鼎术的天赋,那一千万个修行者里,也未必能出一个拥有学习衍算之术的天赋。
也是因此,璇玑山在所有的圣地大教中是门徒最少的一派。
就算得到了《周天璇玑衍》,九鼎宗中怕也没几个人能修炼,所以,九鼎掌教哪舍得拿他们镇教法典和璇玑山的圣典交换。
对于九鼎掌教的态度,璇玑子也不在意,闻言却是笑而不语,挽起衣袖,仪态优雅地煮茶。
很快茶香便在木屋中逸散开来,泌人心脾。
“道友难得来一趟璇玑山,尝一尝贫道亲手种植的云雾茶。”
红脸男子,也就是九鼎宗掌教伸手端起茶杯,粗犷的一饮而尽,接着叹口气道:“铁某就知道,想请道友出手绝非那么容易,罢了,道友看看这些可够。”
说话间一挥手,几案上便出现了上百种世间罕见的灵材,用这些灵材换个七八件灵宝,已是绰绰有余。
但璇玑子却对这些宝物不看一眼,仍是那副笑而不语的神态,目光却落在了中年男子指上带的那枚储物戒上。
“算了,就知道瞒不过道友。”
九鼎掌教嘿笑一声,在储物戒上一抹,手掌一翻,掌中便多出了一件巴掌大小的龟壳,此物呈赤铜色,外观朴实无华,乍一看没有任何显眼之处。
但在些物出现之时,璇玑子的双眸却陡地亮了一下。
九鼎掌教将璇玑子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由笑道:“此物乃是铁某偶然所得,自衍神通,端地妙不可言。我宗太上长老翻遍典籍,方才得知,此物乃是当世已经绝迹河洛神龟的龟甲,而且留下这具龟甲的祥瑞寿元足有九十万年,不知此物可还入得道友法眼?”
璇玑子对于河洛神龟的了解胜过九鼎掌教百倍,只是扫了一眼,便能肯定此物确实是那传说中可上洞九天,下窥九幽的河洛神龟的遗兑,而且敢断言,这只河洛神龟的寿元足有九十九万年。
“可惜。”璇玑不由惋惜地叹了一声。
神物天妒,河洛神龟虽然天生就有洞衍天机的神通,擅趋吉避凶,但它的存在却也最遭天妒。
龟类本就是长寿之种,即便是最普通的灵龟都能有数十万年的寿元,稍微有一点高级血脉的灵龟,活个几百万年,也是稀疏平常。但是在大千世界之中,却罕有能够活到百万年的河洛神龟。
百万年,是河洛神龟的一个大坎,死劫。
虽然这只龟甲的寿龄没有突破百万年大坎,但对修炼璇玑之术的人来说,此物的珍贵程度已经不次于一件通天灵宝。
璇玑子收回目光,问道:“不知道友想推算什么?”
九鼎掌教道:“铁某想请道友帮忙推算一个人的下落?”
“谁?”
“星辰圣子,杨铭!”
……
苍茫无际的妖魔森林,某一座普普通通,没有任何出奇之处的小山。
山腹中有一团青绿色的光晕,绿光中透着一股生机昂然的气息。
在这股气息的潜移默化下,整片山林的植株都要比别处旺盛许多。
这团绿光正是洞府型灵宝----百草园。
百草园中。
杨铭已经把这些天的收获清点了一下,眉目含笑,脸上一直带着满足之意,可以看出来他的心情非常好。
然而,最令他心情畅快的却并非装在储物法宝里的那些丹药,灵宝,灵材,而是扎根在他不远处的那株血红色的莲花。
每次看到这株血莲,杨铭的嘴巴就忍不住咧开,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悟道血莲……只要有它在,道爷想什么时候顿悟,什么时候就能顿悟,哇哈哈哈……低调,低调……哈哈哈……这次发了!”
“低调,低调,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道爷这次一下卷走三粒悟道莲籽,外面那些家伙现在肯定正在满世界的找道爷。”
“小家伙,道爷倒是不怕,就怕灭了小的,惹出老的来。”
“还是先把境界突破,到时可战可逃,才能安心。”
想到这里,杨铭的脸上浮现一层忧色,心中暗道:“奇怪,最近我这心里老是有些发毛,难道是我想多了?”
“做贼心虚?不,不,不……不可能,这些宝贝都是我凭实力辛辛苦苦拼回来的,怎么会做贼心虚。”
“算了,不想了,还是先将踏出那一步再说。”
定了定神,杨铭在悟道血莲附近盘膝坐下,心中观想着当日青蛟渡劫时天降劫雷的景象,进入顿悟之中。
一层层‘雷电之道’的规则在杨铭身边显化,杨铭对‘雷电之道’的感悟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涨船高。
有过一次触摸道人境的经验,杨铭有把握在一个月内,再次步入那个神奇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