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彩霞的心思

从前他的衣服总是埋汰的看不出颜色来,臭烘烘的跟之前的沈德俭都有得一拼,现在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皂粉香味儿,可好闻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从前跟尤氏鬼混的时候,尤氏可从来不给他洗一回衣裳,就知道管他要钱要粮食的,他身上不洗澡,脏着臭着她也不嫌弃,因为她自己也不大爱讲卫生,冬天一脱衣裳的时候身上都直往下掉皮子,哪像彩霞似的,总把他伺候的干干净净,自己也身上洗的香喷喷的,无论闻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比尤氏舒服多了。

不知不觉中,彩霞完完全全的取代了尤氏,占据了沈大春所有的心,成了沈大春命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俩人儿也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沈若兰又跟彩霞说了会儿话,就起身回去了,并跟她约好了明天五更让沈大春来接她。

当天晚上,沈大爷从镇上回来了,还特意上沈若兰家报一次账,这回他买了八十斤猪肉,二百个鸡蛋,三十斤白酒,还买了些萝卜土豆等蔬菜,总共花了二两银子,就是照着两家人一家一两银子花销的。

虽然在有钱人眼里看这二两银子的酒席不算啥,但是在乡下认得眼里,二两银子的酒席就算的上数的了。

沈大娘很心疼那一两银子,开始的时候看老头子和儿子要买酒买肉的,她还横把竖挡的,但是沈福存的一句话,让她顿时灭火,撒手不管了。

沈福存说:“等将来您过六十大寿时,我也按今儿咱们给我奶准备的标准给您准备。

沈大娘一听这个,立马不敢拦着了,不然给孩子做个坏榜样,将来报应到自己身上,那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于是,沈大爷和沈福存才顺利的把酒菜置办回来。

沈若梅和李巧莲的新衣裳也都做出来了,两人儿得了新棉布,都高兴的什么似的,因为明天要出席场合,全村子的人都能看见她们了,姑嫂俩都希望自己能惊艳出场,好使劲儿的显摆显摆。

其实,沈若兰今天本来也想去镇上的,给奶奶买一件体面的衣裳留着明天过生辰时穿。

但是,大春儿家的马车被大爷雇去了,沈若梅也跟着去镇上做衣裳去了,沈若兰可不想跟她同乘一车,倒不是怕她,而是一看见她就心烦、膈应,故而才临时改变了计划,改去挖野菜了。

她要给老太太买衣裳,不是出于孝顺的心理,而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才不得不这样做的。

现在,无论是她还是大爷一家,大大小小的都穿着簇新的棉布衣裳,只有老太太还穿着粗布的衣裳呢,这些年来,老太太把她所有的钱都拿去供沈德贵念书了,自己一直节衣缩食的,连件儿像样衣裳都没有,身上这件儿已经不知穿了多少年,不仅褪了色,还补丁罗补丁的,跟个叫花子差不多。

他们都穿得新增的,老太太却穿得跟个叫花子似的,叫外人看见了也不好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这些儿女不孝顺呢,她倒是不在乎名声不名声的,但是得为爹和竹儿菊儿考虑啊?要是他们家被传出不孝的名声,竹儿菊儿也会跟着遭人诟病的,她可不想他们的名声被污,所以,为了他们着想,老太太这身衣裳也是非买不可的。

为了避免跟沈若梅交集,她决定第二天起大早去镇上,买完衣裳就赶回来,赶在客人来之前让老太太把衣裳给换上,也就万无一失了。

挖野菜回来后,她特意去了一趟大春家订车。

去时,彩霞姐正坐在炕沿儿上给沈大春缝衣裳呢,看到沈若兰,彩霞高兴的把她拉到炕沿边儿坐下来,又是张罗着倒茶水,又是张罗着找瓜子儿的。

“彩霞姐,你就不用忙活我了,我就是过来问问,我大春哥明天能不能早点儿出车,我要去趟镇上,到那儿买点儿东西就回来。”

“能,当然能了,别说能,就算不能,妹子你要用车,他也得去出啊?”彩霞姐一边说,一边打开炕柜儿,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笸箩,小笸箩里装的都是炒熟了的瓜子儿,彩霞抓了一大把瓜子儿,塞进沈若兰的手里。

“谢谢彩霞姐了。”

沈若兰接过瓜子儿,‘咔倍儿咔倍儿’的嗑起来,一边嗑一边儿笑嘻嘻的八卦说,“彩霞姐,你跟我大春儿哥成亲这么久了,咋还没要孩子呢?”

彩霞的脸倏地一红,目光有点儿躲闪,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嗔怪说:“小丫头蛋子家家的,打听这些干啥?吃你的瓜子儿喝你的茶得了,有那份儿闲心,还是琢磨琢磨往后咋跟你婆婆相处吧,我可跟你说,你那个婆婆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还有你大伯嫂子和你小姑子,都不是善茬子,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省得将来嫁过去受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