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言为定。”
沈若兰拿起箭,走到了规定的位置,拈着一支箭瞄准后,向壶口投去。
“扑棱——”
一声碰撞声后,那支箭稳稳的被投进了壶里,还在壶里崩了两下。
众人不由得一片掌声。
第一个答应参与沈若兰打赌的夫人也没有食言,当即叫人替她舀了酒,一饮而尽了。
随后,沈若兰又稳稳的投进了第二支,第二个答应他的夫人也笑眯眯的把酒喝了。
大家看沈若兰的准头这么准,都纳罕不已,还有几个美人儿想试试她是不是百发百中,于是也都参与了。
结果,沈若兰还真是百发百中,而那一大海碗酒,就在沈若兰投进去一支支箭后,很快就被众人给分着喝光了。
而沈若兰,一滴都没喝。
在众人的一片赞赏声中,那个女人的脸红了,跟被打了耳光似的,而沈若兰则低调的福了福身,准备下去烤肉串儿去。
刚要下去,小王爷忽然叫住她,说,“你这些本事是谁教你的?”
沈若兰垂着眸子,低声说,“回王爷的话,是民女自己学的。”
“为什么要学这些?”他审视的看着她,眼里全是不信任。
一听他这么问,沈若兰的脸红了,她咬着嘴唇,羞答答的说,“因为……因为民女从小就励志要嫁个优秀的男人,所以就偷着学了这些,以备不时之需。”
------题外话------
谢谢
【思念渐浓】投了1张评价票;10张月票
沈若兰谦虚的说,“些须识几个字而已。”
那个姨娘阴阳怪气的说,“都能看着书学东西了,又怎么能说先须识几个字呢?照我看,你本事着呢,都能跟座上的这些夫人们对对子了,不如这样吧,刚才刚好王爷出了个对子没人对得上,你对来试试,若对上了便罢,若对不上,就让你到死囚的大牢去,挨个给那些死囚们磕头,看看你那命到底硬不硬,能不能把他们磕死,若是能把他们磕死便罢了,证明你说的是真的,若是他们都好好的活着,没有被你磕头磕死,证明你在欺瞒王爷,那你就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沈若兰听到她这么说,不由得惊讶的看着她,想破脑壳也想不出自己怎么得罪她了?她才刚过来,刚认识她,这个女人有病吗?为啥要这么坑自己呀?
“你看啥?听不懂我说的话吗?”那个女人嚣张的仰着下巴。
沈若兰无语的把头转到了小王爷那里,想听他说句话。
没成想,他竟然点点头,顺着那个女人道,“嗯,有道理,爷也觉得磕头就能把人磕头死这事儿不大可信,正好借此机会来验证一下。”
说罢,懒洋洋的看着沈玉兰说,“别说爷没给你机会,机会只有一次,你要是能对上爷的对子便罢,对不上,就立刻送你上大牢去给那帮死囚犯们磕头,看看你到底能不能把人磕死了。”
没办法,沈若兰咬了咬牙,只好硬着头皮道,“请王爷出对吧?”
元昊看了看湖中的荷花,信口道,“荷花茎藕蓬莲苔。”
这句诗看起来并不深奥,可要对上下联就有点难了,因为它是同偏旁部首联,上联里的七个字都是草字头,要对出下联儿的话,不仅要工仗对整,还要都是一样的偏旁部首,这一类的对联儿一般都很难对出来,沈若兰听完后,顿时头都大了,立刻搜肠刮肚的想了起来。
她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个很有才学的老学究子,对对联这种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十分推崇经,总跟学生们说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学着对对联,让大家把中国汉族这个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因此,沈若兰对对联这类的学问也略有研究,只是不够深奥罢了。
不过,这次她比较幸运,想了一会儿竟然叫她给想出下联来了,于是立刻回答说,“芙蓉芍药蕊芬芳。”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意思也相得益彰。
元昊听后,不由得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扭捏俗气的厨娘竟然还有这般才学,连他的对子都能对上,真是让他开了眼了。
在座的几个美人儿见她竟出了王爷的对子,也都惊讶不已,纷纷的嚷嚷着要给她打赏。
那个为难了沈若兰的女人见沈若兰竟然对出了王爷的对子,心里更加嫉妒了。不过,连个厨娘都能对出的对子,坐上的这帮自诩为才女的却没对出来,倒让她觉得挺解气的。
哈哈,你们也不过如此,连个厨娘都不如,比起我来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大家都打赏沈若兰了,这个女人觉得她不赏点儿啥也不好,于是硬着头皮也准备赏她点儿什么。
只是她是小门小户出身的,自幼节省惯了,舍不得像这帮姐妹似的拿出好东西打赏别人,眼珠子转了几圈后,想出个好主意,就让丫头倒了一大海碗酒,说是赏给沈若兰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