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164章 进京待嫁

刘氏拉着儿子的手,硬着舌头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凉(娘)想跟里(你)们去……跟里(你),们一起过……日子去……”

老太太虽然瘫痪了,但是脑子还好使,知道二儿子现在过得最好,而且身边儿还有一帮儿女,她满心期盼着能跟二儿子过去,也住到王府里享享清福,别的不说,就医疗条件而言,王府里不知比凤凰村强多少倍呢。说不定,就能有一个神医把她的半身不遂给医好了哩!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把儿媳妇和孙女得罪惨了,所以才避开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单独跟儿子说这番话。

只可惜,她曾经的所作所为不光是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不能原谅,她的儿子也不能原谅她,在沈德俭看来,他还能派人好好的服侍她,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已经算是对她仁至义尽了,她还想跟他们一起进王府去,简直是痴人说梦。

沈德俭直接了当的拒绝了她,“娘的身子不适合远行,还是好好的在家里静养吧,我大哥就在您跟前儿,您要是有个什么事儿,他也能照顾好您。”

刘氏听到儿子拒绝了她的要求,顿时泪眼巴叉的,呜了呜了的说,“可……可是,凉(娘)想里(你)们啊……”

沈德俭一看老娘想打亲情牌,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了,从小到大,老太太就只喜欢沈德贵一个,什么时候想过他啊?之所以这么说,还不是因为她现在动弹不了了,想让他把她接到身边儿照顾,才言不由衷的说出这番话。

想不到,老娘都瘫了还这么不老实,还能说出这么昧心眼子的话,沈德俭真是失望极了。他想起自己从前落魄时,老娘曾经说过他——你咋不死在外边儿呢,你死了我也就静心了。

那时候,他不止一次听到老娘狠叨叨的跟他说这句话,而且他病的时候或者吃不上饭的时候,老娘一次都没管过他,他相信,那会子就算他真的病死或饿死在老娘的面前,她也不会帮他一分一毫的。

可是现在,她动弹不了了,才想起‘想他这个儿子’,不觉得可笑吗?

这话要是放在他落魄的时候说,他该多感动,多舒心啊?现在才想起说,停在他的耳朵里,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沈德俭干巴巴的笑了两声,说:“那娘就好好的养身子吧,等身子养好了再说吧。”

他的心到底不够硬,老娘如今都瘫痪了,他就是再气,也不忍心把从前的旧账翻出来怼她,只好拿几句不轻不重的话来糊弄她,好让她死了这条心。

刘氏一看儿子的态度,就知道这事儿十有八九是不成了,忍不住呜呜呜的哭起来。

她是个要强的女人,现在却沦落到像个小婴儿似的,吃喝拉撒都得人照顾,她不甘心,也不习惯啊,她想要找王府最好的大夫给她看病,把她治好了,还叫她像从前一样能走能行的,兰丫现在是王妃了,找一个好大夫不就是她一句话的事儿吗?他们为啥不帮她呢?难道,她过去做错那点儿事儿他们就揪住没完了吗?

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爹娘做得再不好,做儿女的不也该多多担待吗?他们咋就跟她记仇儿了,这仇儿咋就忘不掉了呢?

不管刘氏咋哭咋求,沈德俭始终没答应刘氏的要求,刘氏本来还打算来个持久战,就是天天磨他,早晚让他答应自己的要求呢,结果,人家一家子第二天就走了,走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没跟她打,就带着大队的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往京城去了……

正月十五过后,张兴旺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家,往抚州去了。

回家这几个月,除了上吉州那几天,他的耳根子没有一天是清静的,不是老婆子死缠烂打的问他有没有在外面养野老娘们,就是大儿媳妇哭穷说没钱花,话里话外的透出对老婆子的不满,因为老婆子偏心,有钱就都留着给三勇花,舍不得给他们大房花。

张金凤还天天往死里做,还要重新再找一个婆家。

现在,她已经完全对那个孙屠子是死心了,但是对爱情还没有死心,现在见家里边儿有钱了,就想叫张兴旺多给她点儿嫁妆,只要嫁妆多,肯定会有人乐意娶她,这样她就能嫁出去了。

老张头觉得以张金凤的性格,就算嫁出去了很可能还会被休回来,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嫁,所以就没搭理她,由着她寻死觅活的做,他只当自己聋了、瞎了,看不见也听不着,由着她去耍。

还有他那个不省心的小儿子,小小年纪不寻思好好的读书做学问,却一门心思的想要钻营投机取巧,因为他没能帮他向领娣求婚成功,这小子竟然急得嘴唇子都起泡了,可见这件事对他的打击还挺大。

不过,张兴旺一点儿都没心疼他,只觉得他是活该,要是他能就此死了这条心,能收回邪念专心读书学习的话,还算是有救,要是他还不死心,继续钻营的话,早晚得把自己坑了,不过,这小子心眼子多,心思也重,他这个当爹的根本说不动他,至于他往后的路怎么走,就看他自己的了。

大儿子张大勇还跟以往一样蔫巴,针扎到身上都不会喊疼的手儿,他那俩儿子倒是挺欢实的,天天上跳下窜的,跟俩孙猴子似的,想法设法偷老婆子的东西,跟老婆子斗智斗勇,没一刻消停的时候……

总之,这一大家子人,就没一个能入他的眼的,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两个月,老张头只觉得头都大了,现在终于能离开他们了,他一点儿跟亲人分离时的痛苦都没有,只觉得离开他们,他好幸福啊!

老张头决定了,往后尽量少回家,虽然不能回来看他们,但是可以多给他们些银子,用银子来弥补他离家不回的过失,他相信,家里这几个人也一定乐意要这种补偿。

要是他的陪伴和银子二选一的话,家里那帮人百分之百都得选银子!

马车一路向南,走了一个多月,路过一座县城时,在县城的街道上忽然看到一大帮人聚在那儿,嘁嘁嚓嚓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老张头十个爱热闹的,看到前面有事发生了,就叫车夫停下,下车去看热闹。

挤进人群里,他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躺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刀子,刀子的一半儿已经没入胸口了,鲜红的血躺了一地,那中年人惨白着脸,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着,似乎想喊啥,但是已经喊不出来了。

因为——他已经死了!

原来是斗殴死人了。

老张头暗暗道了声晦气,早知道是死了人他就不过来凑这个热闹了,真是的!

刚要转身离开,转身的刹那,无意中看到那死者长的竟然很像沈德俭沈兄弟,老张头儿的脚步顿了一下,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