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玉女似的孙女,再看看金童似的孙子、俊朗神武的儿子和美丽端庄的儿媳妇,太皇太后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她的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凤凰村里
尤氏调养了好几个月,天天又是擦胭脂又是吃肥肉的,把自己调养的胖了许多,胸前又鼓囊囊的了,脸也不像从前那么黄瘦了,虽然不及从前的风韵,但至少不像个干巴巴的老太太了。
尤氏很满意,她的颜值虽然下降了,但她那套伺候男人的本事还在呢,只要有这几分姿色,再加上她肯伏低做小,相信那事儿肯定会成功的。
这天,她天还没亮就起来了,穿戴好后,对着水盆儿精心的打扮了一番,就急匆匆的去镇上了。
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去找沈大春,但是这几个月里,她已经摸清他的出车规律了,他一天去七松镇,一天去农安县,一天去哈拉海,今天正好是去七松镇的,她就提前走了,好在半路上跟他来个偶遇啥的。
她走的也很快,不多时就走出了近一半儿的路程,途径一座小树林儿时,尤氏站住了,她眼珠子叽里咕噜的转了几下子,闪身躲到了路边的一棵大叔后,决定要在这里等着沈大春儿。
这僻静的小树林儿,不远处还有一间荒僻的土地庙,最适合男女偷情了。
想到这儿,尤氏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似乎想起他们从前刚认识时在高粱地里偷偷摸摸的甜蜜了!
正心猿意马的想着,一阵马蹄声和车轱辘声由远及近,她偷偷探出头去看时,可不正是她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的那个情哥哥么!
今天,沈大春儿时一个人出来送货的,其实之前也一直是他一个人,那段时间大春爹之所以跟着他,也是因为要防着尤氏的缘故,如今尤氏已经很长时间不去勾搭沈大春儿了,大春的爹娘还以为尤氏已经对大春死了心呢,就放下心来,不再跟着儿子的车,该干嘛干嘛去了。
沈大春间尤氏一连几个月都不来骚扰他,也以为尤氏安分了呢,没想到这贱人狗改不了吃屎,安分那几个月都是装出来的,这会子又要出来作妖了。
“大春——”
尤氏一下子冲过来,拦住了沈大春儿的去路。
等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跟他单独见面了,没了他爹娘和媳妇的压制,他大概可以跟自己坦露真情了吧!
沈大春儿看到尤氏突然冲过来,给吓了一跳,急忙勒住了马,脸红脖子粗的吼道:“你干啥呀?不要命了啊?”
他要是再晚一点儿,马肯定就踩在尤氏身上了,那可就麻烦了。
沈大春看她冒冒失失,不管不顾的,差点儿给自己惹来大麻烦,忍不住心中一阵冒火,声调也跟打仗似的。
尤氏看到大春儿不是好眼睛的瞪着她,还吼她,伤心的说,“大春,好大春,你别这么跟我说话行不行?你这么对我,我的心疼啊……”
她捂着自己的胸口,凄然的仰头看着沈大春,他的冷漠让她很是伤心,伤心的眼泪都落下来了。
一直以为他前几次对自己冷淡是做给他老爹和媳妇看的,可是现在就只有他俩,他还用那种态度对她,说明他不是装的,是真的不待见她了啊!
沈大春儿没好气的说:“你到底有啥事儿,我忙着呢,没功夫跟你闲拉呱。”
尤氏抽抽搭搭的说:“大春,你忘了咱俩过去的恩爱了吗?你咋能有了媳妇就把我给忘了呢?咱俩在一起的时间可不比你跟你媳妇在一起的时间短啊!”
五月初,三千身披甲胄的楚国士兵,护送着几辆带着皇家标志的车子,缓缓的进入了楚国的京城!
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兴盛繁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两旁的商铺节次鳞比,一家挨着一家,间间都是小楼轩窗,朱兰墨阁,比吉州的商铺豪华气派很多。
见到这般富庶繁华的景象,喜宝儿说啥也不在车里坐着呢,蹬着两条小短腿儿吵着嚷着一定要到外面骑大马去,好一边骑马一边观景。
淳于洬是个惯孩子的,看见孩子哭咧咧的非要出去,便吩咐长随给他牵马过来,他要带着喜宝骑马。
片刻,长随把马牵来了,淳于洬抱着喜宝,足下轻轻一点,蹭的一下飞了起来,稳稳的落在了马上,动作干净利落,如行云流水,把周围的吃关群众都给看呆了!
果然是战神王爷啊,武功可真高,抱着个孩子还能在空中飞跃腾挪,换作旁人,别说是抱着个三四岁的大胖小子,就是空着手儿也飞不那么高,落不那么稳啊!
淳于洬骑稳后,把喜宝放在他前面的马背上,让他在自己的前面(怀里)坐着,便于保护。
秀宝看见父王带着哥哥呼的一下飞了起来,还骑在了大马上,立刻也不干了,张着肥短的手臂,大声地向她淳于洬呼唤着:“父王,抱抱、抱抱……”
淳于洬本就爱儿子多过爱女儿,儿子吵着要出去他都不忍拒绝,他的小棉袄张着小胳膊儿叫他抱,他怎舍得不抱呢?
于是一拉缰绳,兜转马头,快步行到车子旁,一侧身,弯腰从车窗里就把肥白可爱的秀宝宝给抱出去了。
“父王,棒棒哒!”秀宝宝拍着小手儿,用母妃经常夸奖他们的话夸奖淳于洬,惹得淳于洬差点儿低下头去亲她那张白白嫩嫩,粉团子似的小脸儿。
不过,好在他忍住了,大街上这么多人了,可不能让他们看出他是女儿奴,要是被仇家知道他这么爱秀宝,会给秀宝带来麻烦的。
忍着低头亲吻爱女的冲动,淳于洬拥着一儿一女两个瓷娃娃似的宝宝,在街上缓缓的走着,京城的百姓们看到喜宝和秀宝,都被他俩可爱的小模样给萌到了。
天啊,太可爱了,简直可爱的都犯规了!小兄妹俩都长得胖嘟嘟的,圆圆的脸蛋儿粉白粉白,都长着一双黑宝石似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眼睛清澈的能一眼看到底!
此刻,两个小家伙儿正睁着大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呢,一会儿看看密密麻麻的人群,一会儿看看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商铺,看什么都觉得惊奇,那呆萌好奇的样子别提有多吸睛了,硬生生的把他们那个气场强大的老爹给比下去了。
淳于洬看到自己的儿女这么拉风,心里也是满满的得意,他不动声色的勾了勾唇角,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揽着两个孩子,随着队伍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沈德俭一家子没有跟着他们进宫,途径湛王府时,沈德俭夫妇带着儿女们去湛王府了。
他们是外戚,无召不得擅自入宫,就算是菊儿已经是内定的定王妃,但只要还没有行册封大礼,没有给她颁发册封的宝印宝册,她就没有进宫的资格!
当然,如果他们真的无召进宫的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更不会有人怪罪他们,毕竟他们都是湛王的岳家,宫规戒律只适用于普通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之事摆设。
但是,沈德俭和穆氏毅然要求儿女们跟他们先回湛王府,要是太后或皇上召见他们,他们就进宫请安去,要是不召见的话,他们就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在王府里呆着,两口子都是低调的人,干不出侍宠若娇、狗仗人势的事儿来。
于是,就只剩下淳于洬一家四口进宫去了。
进宫时,玉荣长公主已经等在寿仙宫里来,她不光是来迎接弟弟弟妹和侄儿侄女的,还是来安抚太皇太后的情绪的。
老太太因为心爱的儿子回来了,还带回了她的金孙和乖孙女,激动得差点儿出门去迎接,要不是女儿劝着她那样做于理不合,她肯定就迎出去了……
“太皇太后,湛王和湛王妃,小世子,小郡主已经到了御花园了,马上就到咱们寿仙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