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打的又不是兵器

极品农妃 leidewen 2359 字 2024-05-17

而靠着南边的窗子那儿还是摆了一张老书桌,看着也真的挺老了,好些油灰在里头,没擦干净。

老头也当看不见,从抽屉里拿了一套工具出来,又在另一边翻翻捡捡,辛鲲过去看,一抽屉的各式零配件。

“干活可不能将就,打出剑来,也不过完成一半。他们文人怎么说的,走了九十九步,不过才完成了一半。”

“行百里者半九十。”辛鲲笑了,这句话她很喜欢,也是她做事准则之一,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就是,跟打铁也一样,这把剑算是成型了,可是没淬火。真的失败,前面的努力都完了。”老头点头,他没读过多少书,不过是听人说了,也就听进去了,现在说不出来,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对!”辛鲲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老爷子此时跟她说的意思,她是明白的。

中国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汉唐文人就喜欢身上挂把剑。所以剑也被称为短兵之君,意思是兵器之中的君子。

就像老爷子现在要做的剑柄,就不是简单的。分茎、格、首、箍、缑、缰、穗好几个部分。

这些她都从古书上看过,当时就觉得有些晕菜,谁没事这么做?而去龙泉剑厂看,那儿就是真正的流水线了,所有东西都是分工合作做好了,最后装配在一起。

那时看,真的就是拙劣的工艺品罢了。看老头现在做的,就是在剑箍上雕花,小小的凿子在黄铜的剑箍上雕着潮水图样,这是传统纹饰了,剑首上会有太阳图。这样的剑纹,就一定配上红色的剑穗。

有穗的剑称为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由早期的剑缰演变而来,在剑术套路中有一定用途。虽说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朝,但制式应该差不多。

而老爷子显然是想把这剑做得更加文气一点,他应该还是觉得这是废钢打的,他没多大的底气,于是把这剑打成这样,好卖给有钱的文人装门面。

她要说吗?这种重剑用什么钢是很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这剑是用重量取胜!这一剑打下去,重力加速度时,对方只要不用长枪之内的武器双手来挡的话,一般的刀剑是挡它不住的。算了,她打的东西,都不是真的兵器。

“要是有一股新钢就好了。”老爷子把成形的剑拿在手上,好一会儿有点惋惜。他也是一流的工匠,就算不动手,也比一般人要懂得多得多。

他现在想的是,若是这四折的麻花铁里有一股是新钢,那么这把剑将丝毫不逊于名家利器。

“这是给人供起来的,又不是用来杀人的。不过,这剑杀人是足够的,只是不能用来跟名器来硬拼罢了。”

辛鲲抹了了一下汗,举了剑在眼前看了一下,没有液压的锤,她好久没有这么全手工的做这么大件的玩艺了,倒真有些吃不消。

不过她相信,她会睡得很好,以前读书累了,就是打铁,让自己完全的放空。读了那么多年书,好些朋友都抑郁了,就她还是曾经的那个她。

因为她有一个能让她完全放松的爱好,她把自己累个半死,洗净手上的铁黑,把自己窝进松软的床上,她真的是可以啥也不想的。

她刚刚打这个,就是为了告诉老爷子,六十四朵花的钢块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有她,都能打出最好看兵器。

“你打东西就是为了好看?”老爷子觉得孙女儿没救了,一个铁匠或者说兵器大师,热爱的不是兵器的利度,而是美丽。这是不是有点问题?

当然刚刚他跟着孙女儿一块在作坊里,他觉得比跟儿子开心。儿子并不喜欢打铁,他觉得干什么都比打铁来得轻松体面。他对老爷家传的手艺一向嗤之以鼻的。

老爷子就他那么一个儿子,也舍不得逼,多年来,他这么纵容村民其实也是被儿子伤了心。既然儿子都不在意的东西,那么就让这些随他进棺材好了。

现在和孙女一块干活,孙女虽说不用他再教什么了,但能祖孙两一块制一件东西出来,他有种幸福的感觉。除了这个观念!

“好看多重要啊!爷爷,古今哪件名器不是顶顶好看的。无论啥时候,都是看脸的!”辛鲲辩解道。

反正她在各大博物馆里看到的古代各大神兵,惟一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非常的漂亮!

老爷子一想也是,他了解每一个工匠的想法,打出了心中最好的利器,那么他们就会用尽一切心力把外面装饰得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