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二见

这不是给她挤忙嘛!

苏云朵真想拿把大扫帚将人扫出去赶得远远的,可是看到站在陆瑾康身边的老大夫,苏云朵咬了咬牙忍了下来。

忍字心头一把刀,古人诚不欺我!

因为陆瑾康一行要进山狩猎,宁忠平问苏云朵葛山村可有熟悉附近山林的人,他得给陆瑾康等人找个对附近山林比较熟悉的人当向导。

这个不难,柳玉柱就是个极佳的人选。

苏诚志的病情需要老大夫的精心治疗,宁氏也需要老大夫出手进行调理,苏云朵虽然郁闷,还是热情地将老大夫迎进苏诚志的屋里,又赶紧地让苏诚志找柳东亭和柳玉柱家叔侄。

柳玉柱与柳东亭这两日都没有进山,主要是柳东亭趁着老大夫给苏诚志治病的机会偷点师。

得知老大夫已经来了,苏云朵又有事请柳玉柱帮忙,叔侄俩跟着苏泽轩匆匆而来。

苏云朵早就知道柳东亭的心思,直接将他带进了屋,希望他能偷师成功。

至于柳玉柱自然是直接交给陆瑾康。

苏云朵将柳玉柱带到陆瑾康面前道:“陆公子,玉柱哥是村里最好的猎手,对附近的山林十分熟悉,今日由他陪你们进山,希望陆公子此行满载而归。”

陆瑾康正大咧咧地坐在刚由小厮擦拭干净的新椅子,像只慵懒的猫,可是他上下打量柳玉柱的目光,却又锐利得如同猎食的豹。

让苏诚志如此着急着恢复读书还有一个动力,那就是正式进入倒计时的葛山村村学。

柳东林已经来与苏诚志谈过有关村学的事情,村里已经开始操办起来。

村学的地址就设在葛山村柳家祠堂,年后正式开学。

葛山村虽然贫穷,柳家祠堂却建得相当有气势,占地也颇广。

据说柳氏一族的祖先曾经也有读书人甚至还有出仕为官的,因此在建造这座祠堂的时候除了族里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祭室和用于婚丧寿喜的正堂,柳家祠堂另有专门用于办族学的房屋,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曾办成学。

这次借村中多个读书郎考取童生的东风,又有苏诚志这个现在的夫子,柳氏族里终于将族学一事提上了议程。

葛山村尚有多户外姓村民,得知柳氏族里有办学的意向,纷纷向柳东林提出建议,将族学办成村学,经过多方商榷,考虑到村里不仅仅柳氏族里出了两个童生,还有苏家和袁家同样也出了个童生,故而最终以村学替代族学,索性对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们开放,只要交得起束脩,附近村庄的孩子们也能来葛山村读书识字。

当然作为葛山村的村学,外村孩子的束脩会比本村的孩子略高些,当然比镇学要低许多,至于如何收取束脩,苏诚志的工钱几何尚待商榷。

村学确定年后开学,苏云朵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似乎又轻了一些。

虽然苏诚志的病情、宁氏的孕事、家里的日常开销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头,可是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足令苏云朵欣喜。

宁忠平比预计的时间晚来了一日,此时苏云朵心里对如何利用开发后山山坳和院前烧荒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计划。

只是陆瑾康这位公子爷怎地又跟着一块儿来了呢?

二见陆瑾康,苏云朵的心里虽然没有初见那种不适,眉头依然不由自主地紧了紧,不过很快便舒展开来。

苏诚志需要老大夫,宁家还有三个病人也需要老大夫,按照宁忠平透露的信息,老大夫之所以会出京来,既是镇国公体恤宁忠平对老人的孝心对妻子的爱心以及无法对外人言说的求子心,其中也有镇国公对长孙陆瑾康的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