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春节

红粉升迁路 丹水伊人 3218 字 2024-05-17

李小山答应着,拿了串鞭炮带着儿子下楼去了。

大约十多分钟后,李小山带着儿子从外面回来,满身寒气,瑞泽将手伸进汪江玥怀里,说:“妈,给我捂捂手。手冷。”

汪江玥用手摸索着儿子的小手,用嘴对着他的手呵了两口热气,又用手搓了搓他的小手说:“好了,热乎了。”

大年三十晚,不停有拜年的短信发来。随着信息电子化的普及,传统的拜年方式渐渐被短信拜年所代替。以前春节的时候,收到的短信特别多,自从当了副局长,汪江玥明显感到和普通职工的距离在加大,只有几个平级的同事和一些亲戚发来拜年短信。汪江玥知道,职位了一个层次,是与普通大众的关系了一个层次。李小山笑着说,通常和领导走的近的人多是些爱溜须拍马的人,稍微有个人尊严的人是不会与领导为伍的。汪江玥问他:“你呢?你与领导都睡在一张床了,你是哪种人?”

“我是无可奈何,我早知道你有今天我不会选择你了。”

“有志气。”汪江玥不高兴地说,“高处不胜寒,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男人去找女人开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寂寞了。”

新年的钟声响起,孩子们实在熬不住睡了。公婆也洗漱睡了。汪江玥给第二天早吃饺子和好了面,然后夫妻俩进了自己的房间,床躺下,李小山告诉汪江玥和儿子下楼放鞭炮的时候,看到何小光气匆匆地出去了。

汪江玥便责怪他为什么不早说,李小山说早说晚说还不是一样。

“那怎么能一样呢?”

李小山不高兴地说:“早说了你是不是又去关心他?一个女人,把自己家里的人和事管好行了,别人家的事少掺合。”

“你这么人怎么这么小气,我告诉你,没有何小光,现在我们也不会住在这里,我也当不了这个副局长。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与人为善才会有好报。”

本书来自

早饭后,汪江玥向父母告别,又叮嘱他们要高高兴兴过春节。手机端麦草笑问:“姑姑,我们的压岁钱呢?”

母亲拍打了她一下:“你这孩子,知道钱。”

汪江玥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她:“一人一个,五百元。”

大虎从麦草手里抢过一个,乐得合不拢嘴:“这么多钱?姑,我想给我爸爸买件衣服,他穿的那衣服太难看了。”

汪江玥一愣,摸了摸他的头说:“大虎长大了,象个男子汉,姑姑喜欢。不过,这钱你还是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爸爸在那衣服是统一发的,等你长大了,挣了钱,想给他买什么都行。”

母亲却早已背过脸去,自从见了明辉,她变得爱哭起来。汪江玥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妈,孩子这么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

父亲站起身来送她,汪江玥看他一脸皱纹,背也有些拘偻,心里不是滋味,打开房门,走了出去,没走几步,又返身回,叮嘱麦草:“要好好学习,把寒假作业做完,把姑姑给你买的卷子也要做了。”

麦草答应一声:“知道了,姑,要不要我们送你去火车站?”

“不用,外面冷,好好在家呆着吧。”

渭高是个地级市,火车站不大,候车室分为东去候车和西去候车两个候车区。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候车室人不多,该回家的都已经回家,只有少数人因为忙或是专门预定的晚回家。

以前孩子们在渭高的时候,她每个星期都坐火车回渭高,火车尽管慢,却坐汽车实惠经济,感受到车箱里来来往往人来人往的气氛,有一种浪子的感觉。如今,当了领导,坐火车成了稀罕事,要么专车,要不是高铁、飞机,汪江玥喜欢坐火车,听着火车轨道传来“嗒嗒”的声音,好象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这种声音节奏明快,让人心里舒服。

那时候,坐火车经常会遇到熟人,遇到熟人时惊喜的感觉尤其记忆犹新。记忆最深的是那次与张赓的不期而遇。自从进了局机关工作,汪江玥很少遇到他。不得不承认,现代人对人都是有偏见的,大凡那些离了婚的人,会不知不觉间给别人形成这人有问题的印象,张庚属于这种人。其实他在瑞泽公司的层干部队伍时间别人的时间都长,但大家对他却颇有微词。

尤其是那次有人给党委工作部送匿名信的事,十有八九都是张赓干的,尽管对汪江玥并没造成多大影响,但却让人心里特别不舒服。想到那,汪江玥给张庚打电话问候了他一下,说自己回了趟渭高,因为走的急,没去见他。张赓接到她的电话很意外,说局长你能给我打电话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我以为你现在站得高,看得远,把我这个小人物都忘记。汪江玥笑着说怎么可能呢?咱们都是瑞泽公司的老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别人要近一些。我还一直记得我第一次到渭高,你请我和我同学在外面吃饭的情形,我这人一向爱记别人的好,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事尽管找我,到局里办事的时候别忘了到我办公室喝杯茶。张赓激动地说一定一定,你这个电话打得我这个春节走路都飘乎哩,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