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恩道:“ok,杨,你们来迪拜旅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儿是天堂……看见了吗,那个坐在墙角的人?”
杨过和夏瑶看过去,那也是一个黑人,正蹲在墙角,手里拿着罐子。
奎恩道:“他是要饭的。但他并不是本地人,只是拿了商务旅游的签证而已。”
夏瑶:“要饭?每个地方都有穷人的,但是这有什么可以介绍的呢?”
然而,杨过苦笑了,弱弱地问道:“奎恩,他们的月薪是多少?”
奎恩想了想道:“具体我也不知道。不过,有看过报纸上的报道,他们一个月大概能收入27万多的迪拉姆。”
“多少?”
夏瑶不禁就被震住了。
刚才俩人兑换迪拉姆的时候,汇率是1华夏币兑0585迪拉姆。结果,这边随随便便来个要饭的,一个月就能要到这么多钱?折算成华夏币也得四十七八万了啊!麻蛋,这鬼地方是得多有钱啊?整个华夏,拢共才几个人能拿到五十万的月薪啊?
下一刻,他俩又被震撼住了。却见那要饭的黑人竟然拿出了一台pos机,啥玩意?你要个饭,还带pos机?还刷卡?
杨过只觉得脑海里有n万头某马在奔腾: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啊!以前,觉得自己是富一代,但是这会儿,他觉得自己都是个穷逼了都。
正当这会儿,公交车到站了,有人拎着桶上来。这是本土的公务员,等杨过看清楚了,发现那桶里竟然装的全都是黄金。
夏瑶都快哭了:“这边的黄金,都是拿桶来装的吗?”
然而下一刻,就看那两个公务人员竟然开始挨个发黄金。
杨过:“奎恩,这是干嘛呢?”
却见奎恩笑道:“哦!我差点儿忘了,今天是公共交通日。政府为了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推出了‘你搭公交,我送黄金’的活动。运气不错的话,每个人可以领到4公斤的黄金。”
夏瑶:“多少?”
杨过:“4还是公斤?”
奎恩:“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是有几率的,随机赠送,但主要还是针对本土人。”
于是,杨过和夏瑶看着那俩人拎着黄金,从身边路过。这刚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却见那扎着白头巾的哥们却掉过头来。
白头巾:“哇呜……beautiful……美丽的小姐,你的美丽值得拥有黄金……”
杨过傻乎乎地看着夏瑶被塞了一大块的黄金,只觉得自己太没有见识了,这就给镇住了!
夏瑶傻乎乎地抱着黄金:“杨过,我怎么感觉我们像是来要饭的啊?为什么他们看见我们,都要给黄金呢?”
杨过唏嘘不已:“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最近这半年,夏瑶都没有出过国。
窝在西凉那个地方,忙着一些扶贫工作,眼里见到的无非就是荒脱脱的山峦,贫瘠的土壤,还有那里生活着劳苦百姓们。
说实在话,生活在西凉,或者说生活在华夏的绝大多数人,哪有什么机会出国啊?贫穷限制了老百姓的消费力。
与之相反的,还有一大批人整天都想着出国。他们会觉得人世间的美好都在国外了,外国的月亮要比华夏圆,上个学吧,读个国外的草鸡大学都觉得比国内的名牌有脸面。
于是乎,很多人家有钱了,觉得华夏国内教育已经配不上他家孩子了,于是死活要送出去,回来后最烂的连句英语都不会说。为嘛?因为他们到那儿发现学校里全都是同胞。同胞和同胞之间,还说个球的外语啊?
此刻,杨过和夏瑶俩人已经降落在迪拜的机场上。
迪拜,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这里被称为“贸易之都”,是中东最富有的城市。
刚落地。
夏瑶:“哇……你看那个女人,一身的落地长袍,就剩一对眼睛在外面了。”
还没等杨过瞧个仔细,夏瑶又指给杨过看道:“那是非洲人吗?他们的衣服好花啊!这么多颜色,他们不觉得晃眼吗?”
杨过哭笑不得道:“别激动,这里有太多的外来人口了。所以啊,服装怪异,不统一,这都是很正常的。咱们走咱们的吧,直接去酒店……”
夏瑶:“听说这里用的货币是迪拉姆,我们要不要换点儿?”
杨过:“走,是得换点儿。”
迪拉姆在华夏银行是换不到的,只能先换美金,再到迪拜换迪拉姆……杨过和夏瑶找了一圈,嚯,除了发现一个at机,就没看见别的了。
杨过:“嗳,亏了啊!没看攻略,咱应该找个向导的。”
夏瑶:“又不是不会讲英语,怕啥?那边有人在取钱,我们去问问他好了。”
只是当杨过和夏瑶俩人刚走到at机的时候,赫然发现那个取钱的阿联酋本土公民正抱着一堆黄金。
杨过和夏瑶俩人直接就傻眼了:什么情况?这不是at机么?还特么可以取黄金的吗?
那人转过头来,看向杨过俩人,笑着打招呼道:“嗨!来自华夏的游客?”
杨过:“是的,我们来自华夏……那个,请问一下,你知道在哪儿可以兑换迪拉姆吗?”
那人先是错愕了一下,然后道:“欧,机场有兑换迪拉姆的服务啊!在那边,西边……”
杨过:“谢谢……这at机可以换不?”
那人摇头,随即,他笑着从手里拿出一根黄金递给了杨过道:“at机不可以换的。不过,换黄金是同样的。你用它来打的,或者乘坐公交车,都可以……这个送给你们,希望你们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哈……?”
那人走了,杨过和夏瑶俩人愣在了当场。愣了半天后,夏瑶弱弱地说道:“这里人黄金都是随便送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