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慈不掌兵

考官皆敌派 文理风 2675 字 2024-05-17

结果到了那,被管家告知他家少爷还没醒,田仲问了管家几句,知道张苻恢复的还不错,放下心来,想到当初张苻的提议,决定出去逛逛,淘点东西。

田仲于是回去拿了钱,往外走去。

出了宅子,没走几步,田仲就看到前面地上有个黄澄澄的东西,走到过去一看,不由一愣。

地上居然是锭金子!

田仲捡起来,放在手里颠了颠,居然有一斤重。

田仲看着手里的金子,陷入到沉思中。

远处,钱尚书扒在墙头上,有些无语的说:“这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

刘忻得意道:“蒙大人指点,他不是缺钱么?卑职特地从咱们带的盘缠里取出一些,让手下去金铺换成金锭,这块金锭足足有一斤重,绝对够那位进京的。”

“可是,你怎么就能肯定他一定会要?”

刘忻诧异道:“白捡的金子,还会有人不要?”

然后刘忻就看到田仲拿着金子,在旁边找了个石头坐下。

刘忻指着远处的田仲:“他怎么坐下了?”

钱尚书扶额,说:“他在等失主啊!”

“什么!”刘忻瞪着眼,不敢置信道:“白捡的金子,还有人不要!”

钱尚书叹了一口气:“别人老夫不知道,可是田仲,他是肯定不会要的。圣上年幼时曾咬牙切齿说过一句话‘这姓田的,人好的简直是个圣人再世’!”

刘忻听了,欲言又止。

“老夫知道你想问什么,是问为什么圣上为什么对田仲人品好不满吧?”

“卑职不敢。”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这整个京城年纪大些的都知道,圣上年幼时和田仲同为废帝侍读,圣上从小性子顽劣,不爱读书,还有些骄纵,本来这也没什么,权贵之家,哪个子弟不是这样,可偏偏和他同为侍读的是田仲,田仲从小知书达礼,尊老爱幼,温文尔雅,稍大,又极爱读书,品行更是连两宫娘娘都称赞不已,你说,圣上年幼时说起他,能不咬牙切齿么?”

此为防盗章“那现在他进去了,卑职要不要?”

老头转头看着青年,说:“你要什么?”

青年试探的问:“要不派几个人跟着?”

“然后呢?”

“然后当然是等他再出来……”

“你想直接抓住他,然后送他上京?”

青年不解的说:“咱们来不就干这个的么?”

老头没有回答,反而问道:“那你能抓住他?”

刘忻自信道:“卑职带了三百羽林卫,都是精锐。”

“呵,”老头直接笑了,“刘将军,听闻你原来是南方的驻军将领,后来因在沿海击杀海盗有功,才因功升到羽林卫,又因得圣上赏识,才升任羽林卫中郎将的吧?”

刘忻抱拳:“全凭陛下恩典。”

“圣上此次特意挑你来,一是你忠心耿耿,二就是你和京城的世家还有北方的驻军毫无瓜葛,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些事你可能不大清楚,这样吧,老夫给你说几件事,等你听完,再想想到底该怎么做。”

刘忻忙说:“愿闻尚书大人指教。”

老头,也就是吏部尚书钱郴,抚了抚胡子,不紧不慢的说:“刚才那位,十岁时,曾和圣上一起,在太傅、两宫娘娘和五千羽林卫眼皮底下,将废帝,当时十一岁的小皇帝,拐出宫玩了一天,引得整个朝野大震。后来太傅亲审,才知道是那位凭着学了两年的兵法,找到了羽林卫换岗的空隙和皇宫防御的薄弱之处…………最后,念及二人还是幼童,不懂事的情况下,圣上关禁闭两个月,那位关禁闭一个月。”

“为什么圣上关的时间长?”刘忻疑惑道。

“因为圣上是主谋,那位只是帮忙。”

刘忻嘴一抽,忙闭嘴。

“那位十二岁那年,先帝(前丞相赵承)逼着圣上科考,圣上死活不愿意,先帝直接让丞相府的护卫,押着圣上进了县试的考棚。

当时那位不知道脑子抽什么筋,也闹着非要跟着去科考,他爹信武侯不许,把他关在家里,结果那位偷偷逃了出来,抱着考篮去了。

当时信武侯是个急脾气,一听儿子跑了,气的直接把府里的家将一点,拉着二百家将就围了县试衙门的门,信武侯府的二百家将,可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当时信武侯觉得逮个儿子还不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