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连忙拦下,“他不是插队的,不是,他是来给我帮忙的。”
众人这才熄火。
姜杨松了口气,一边帮忙一边低声问姜云,“你这又闹得哪一出啊?我们的红薯能卖的差不多都卖给曹掌柜了。你们摆摊卖几天就算了,闹这么大,到时候怎么收场?”
姜云笑眯眯道:“今年的没了,那不是还有明年的吗?再说了,我这也是在帮曹掌柜啊,提前把红薯的名声打出去,来年他也好把红薯卖出玉清县、卖出闽州嘛。”
姜杨一脸怀疑地看向姜云:这么好?白白给人造势?
“怎么能是白白造势呢?早点让红薯打出名号,我们才能早点卖红薯干啊!”姜云低声道。
姜杨:……这才对嘛。
……
和前几日不同,姜云今日把售卖的重点放在了新鲜红薯和蒸红薯上,又在故事里渲染了红薯耐旱抗灾的特性,这是认真考虑过的。
虽然今年闹的旱灾不大,但大部分百姓的日子也是过得十分拮据。
面对琳琅满目的新鲜事物,大家会好奇,会想看热闹,却未必会真的花钱买。
想必韩正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才故意在城中圈出一块地来给各家商队摆摊的。
一来方便当地的商铺挑选商铺,二来方便商队之间互相交换,三来是给百姓们多一条谋生的路子。
所以这个街市上,除了那些干苦力的、跑腿带路的,剩下的摊子卖的都是实用的,要么是能填饱肚子的包子铺、面条铺、混沌铺,要么就是各种茶水甜汤、当地特色。
显然主要售卖目标就是那些商队。
而像姜云他们一开始卖的东西,并不适合这里的需求,自然就卖的不是那么好了。
姜云很清楚,今日这一出戏,能给他们增加人气,也确实能帮他们多卖一些,但更重要的是要借机让普通百姓对红薯产生兴趣。
------题外话------
补更来啦
具体补那天我其实也不记得了,因为实在请假太多……我有罪。
所以我有空都会努力补的。
晚安,明天见!